首页 -> 2007年第2期
驰骋在科技的国度
作者:黄 琼
科学神秘、神奇,它以其无穷魅力吸引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去追求,去探索,去实践。在苦苦追求的道路上,人类用智慧与力量揭开了科学史上一个个神秘的面纱:从“音乐改变学习能力”到“星星和云朵知多少”,从“雷电之谜”到“含羞草可以发电”,从“火星有水”到“塑料可做超导体”……这一次次的科学发现让我们振奋,让我们欣喜,更让我们从中受益。
感谢科技,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告别了贫穷走向了富裕,脱离了愚昧走向了健康;变漫长为瞬间,变痛苦为幸福;让时空不再成为距离,让梦想成为现实。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科技无不带给我们便利与快捷,让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更加的快乐与顺利。
科学的脚步永远向前,人类的想象也永远向前,未来的世界充满光明:2010年,植物性可降解塑料可能代替现在的矿物性塑料;2012年,人类建立起火星轨道站,无人驾驶飞船登陆火星;2015年,家庭信息网络将全面走进千家万户;2020年,飞翼式飞机一次能搭载1000名乘客,以每小时900公里的速度在9000米的高空飞行;2025年,无需人工输入数字和命令,直接与人脑连接的电脑识别多种思维活动并作出相应回答……未来的路需要我们这一代去开辟,去实践;需要我们从今天开始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注科学发现,了解科学知识,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正是实现新课标目标的具体行动。甚至可以说,这是我们成为一个紧跟时代的人所必须的。于是,承载科技知识的科技文就成为我们阅读的重要领域了。
【方法导航】
科技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旨在通过对实体事物的状态、性质、功用等的介绍说明和对事理概念的阐释,给人们以科学知识和科学认识事物的方法。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阅读科技文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另一方面要学会筛选并整合文中的重要信息(如关于原理、功能、特征、作用的介绍),准确概括重点段落的内容和说明对象的特征,理解和把握说明结构及其顺序,辨别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品评说明语言,对文章中所涉及的科学、生活现象提出建议,等等。也就是说,既要我们提高整体把握作品的能力,也要学会细致分析,还要我们对文章进行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总的来说,阅读科技文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和步骤:
第一,整体感知。整体感知阅读材料为的是对阅读材料内容作基本把握。力求能初步地概括主旨、辨识行文思路,并对整个材料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总体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入理解阅读材料打下基础。整体把握阅读材料对理解文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局部问题的准确分析、深入理解,离不开对材料整体的准确把握。从整体入手,大处着眼,把握阅读材料的主旨、行文特点、重要信息等方面的内容,进而加深对阅读材料中各个具体或局部问题的理解,这应是阅读科技文的一般规律。
第二,要点归纳。就是迅速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要点,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归纳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写作的根本目的。它讲究的是提纲挈领,整体把握,而不是一字一句地推敲斟酌。提高归纳要点的具体方法:对于有较为明确的中心句段的文章,可以用心阅读,细心寻找,从文中直接提取要点;如果没有较为明确的概括句段,要掌握要点概括的基本方法——化具体为抽象;根据文体特征,明确文章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哪些特征;要注意文章题目、开头的提示;要注意段首排比、段落内部的排比,注意“首先”“其次”……“第一”“第二”……这样的提示语,从而找到概括要点的最佳途径。
第三,结构分析。迅速找到文章各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对文章的层次结构有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作出分析,无疑能够提纲挈领地掌握文章内容,具体方法有:一要从总体上作出分析。首先注意文章的基本结构——题目、开头、中间、结尾,看文章开头是什么形式,有没有扣题;看中间是从哪几个方面展开的;看结尾是怎样呼应前文、揭示中心的。找出总分式、并列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主次顺序)、递进式的结构关系;二要注意不同文体的特点要求,结合表达方式,对文章作出更为详尽的分析。比如说明文要找出说明的对象、哪几个方面的特征;三要抓住总括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看总括句、总结句所统领的范围,看过渡句是怎样把上下文内容衔接起来的,看每段的中心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四,语言品析。科技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准确性。对此,我们一是要注意分析限制性词语的表达作用;二是要注意分析表示估计和猜测的词语的表达作用;三是要注意分析词语的搭配。
此外,还要运用质疑探究、比较分析、延伸想象等方法,加深对科技文内容的理解和拓展。
【典例分析】
到海底安居
李湘洲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海洋是一座巨大的资源宝库,随着陆地资源的枯竭及陆地表面的拥挤,人类向海洋空间和海底发展是必然趋势。一般而言,海洋开发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资源、能源开发(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海底矿物、海浪发电、水产养殖等)、海洋空间利用(包括建海上机场、海上城市、海洋公园等)、海底利用(包括建海底电缆、海底基地等)。
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随着对海底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将自由地出入海洋,甚至到海洋旅游、疗养和海底考古。到那时,海底、海面和陆地将有机地连通在一起,人们可以方便地自由往来。
然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人类能不能在海底居住,并且像在陆地上那样建起一座座海底城市。其实,在这方面,人类已经有过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20世纪60年代,有一位名叫库司桃的法国人,组织了一项名为“大陆架”的海底生活实验活动。他们把一个直径5米的圆球形水下“房屋”,送到距离海平面100米深的海底,6名实验人员在水下房屋内进行了21天的观察工作。这项实验当时惊动了世界,它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一是人类首次在海底生活了21天,二是征服了100米深的海底。
继法国人之后,美国夏威夷海洋学院进行了水下实验室的实验。他们设计和制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下房屋——就是两个长21米、直径2.7米的浮筒,重达700多吨。其中一个为实验舱,另一个是生活舱。这项实验由5名潜水员参加,在距离海平面159米的深处进行。5名潜水员在海底生活了5天,然后跟水下实验室一起返回海面。这项实验的成功,表明人类能够在100米以下的海底生活,也说明人类有能力占领整个海底的大陆架、大陆坡,并向深层海底进军。
供人居住的水下房屋,除了要坚固耐用以外, 。比如,人生活在水里,呼吸供给是个大问题。在水下房屋里,一般的压缩空气是不能供人呼吸的,必须采用经过配制的氮氧混合气体。
此外还有食品供应问题。一个潜水员每天需要3500卡的热量,因此,食品应该是高蛋白的。但是,没能经过加工的肉、蛋类食品,是不能带到水下房屋里储存的,否则会污染空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