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期
盛世里的葬花吟
作者:紫 筠
“经典书坊”和我们一起携手“经典”。
(伊 帆)
作者简介
曹雪芹(约1715~1764年),名,字芹圃,号雪芹,别号梦阮。祖先为汉人,很早就加入满洲旗籍,隶属满洲正白旗,为内务府“包衣”(满语,奴仆)。祖居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曾做过康熙的奶妈,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父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叔父曹,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六七十年之久。康熙六次南巡,有五次住江宁织造署内,其中有四次由曹家接待,可见曹家的声势显赫。祖父曹寅能诗,曾主持刊印《全唐诗》。曹雪芹少年时代就在这样的家庭里过着富贵豪华的生活。雍正五年(1727年)曹家因事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败落,全家由南方迁回北京。后来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香山一带,长期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靠朋友接济和卖画度日。就在这里,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出《红楼梦》的前八十回,初题《石头记》。后来因为爱子夭折,他忧伤过度,加之贫病交迫,终于在壮年长辞人世。
分享经典
【读书人语】伟大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包罗万象,头绪万千,但它有一根贯穿始终的主线,那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就让我们从这里开始了解这部传世经典。
本书女主人公林黛玉在母亲去世后,离开父亲从姑苏来到外祖母家——金陵荣国府。在这里,她第一次见到了表哥贾宝玉——衔玉而生的男主人公,一见之下,黛玉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而宝玉见到黛玉后也是心有同感,他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种似曾相识之感也暗示了宝黛二人的前世姻缘。不久,贾宝玉的姨妈带着女儿薛宝钗也来到贾府,宝钗有一个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相匹配的金锁,这让林黛玉很是不安。于是黛玉、宝玉和宝钗三人的关系就在“前世姻缘”和“金玉良缘”中变化着,敏感的黛玉常常在言语中暗讽宝钗和宝玉。
不久,宝玉的姐姐元春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她探家。荣国府为了迎接这场大典,修建了极其奢华的大观园。元宵之夜,省亲的元春让荣国府众人即景写诗,在黛玉的帮助下,宝玉才完成了诗作。细心的宝玉怕黛玉饭后贪眠,特意陪她说笑,逗她开心。虽然两人情意绵绵,但黛玉生性多疑,有一次就因为宝玉去了宝钗那儿而和宝玉生起气来。
黛玉冷笑道:“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宝玉笑道:“只许同你顽,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去她那里一趟,就说这话。”林黛玉道:“好没意思的话!去不去管我什么事,我又没叫你替我解闷儿。可许你从此不理我呢!”说着,便赌气回房去了。
宝玉忙跟了来,问道:“好好的又生气了?就是我说错了,你到底也还坐在那里,和别人说笑一会子。又来自己纳闷。”林黛玉道:“你管我呢!”宝玉笑道:“我自然不敢管你,只没有个看着你自己作践了身子呢。”林黛玉道:“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宝玉道:“何苦来,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林黛玉道:“偏说死!我这会子就死!你怕死,你长命百岁的,如何?”宝玉笑道:“要像只管这样闹,我还怕死呢?倒不如死了干净。”黛玉忙道:“正是了,要是这样闹,不如死了干净。”宝玉道:“我说我自己死了干净,别听错了话赖人。”正说着,宝钗走来道:“史大妹妹等你呢。”说着,便推宝玉走了。这里黛玉越发气闷,只向窗前流泪。
没两盏茶的功夫,宝玉仍来了。林黛玉见了,越发抽抽噎噎的哭个不住。宝玉见了这样,知难挽回,打叠起千百样的款语温言来劝慰。不料自己未张口,只见黛玉先说道:“你又来作什么?横竖如今有人和你顽,比我又会念,又会作,又会写,又会说笑,又怕你生气拉了你去,你又作什么来?死活凭我去罢了!”宝玉听了,忙上来悄悄地说道:“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见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他比你疏。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林黛玉啐道:“我难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为的是我的心。”宝玉道:“我也为的是我的心。难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林黛玉听了,低头一语不发,半日说道:“你只怨人行动嗔怪了你,你再不知道你自己怄人难受。就拿今日天气比,分明今儿冷的这样,你怎么倒反把个青肷披风脱了呢?”宝玉笑道:“何尝不穿着,见你一恼,我一炮燥就脱了。”林黛玉叹道:“回来伤了风,又该饿着吵吃的了。”
【读书人语】正是在这些斗气拌嘴中宝黛两人不断深入了解对方的心意,感情也在逐步加深。宝钗过生日时大家一起听戏,一个小旦长得颇像黛玉,被贾母孙女史湘云快嘴说出,宝玉怕黛玉生气连忙阻止,结果却惹得黛玉和史湘云都生了宝玉的气。
元春怕大观园空闲,便让宝玉和众姐妹搬进居住。进园后,宝玉更是成天与这些女孩子们厮混,还把禁书《西厢记》带入园中和黛玉一起赏读。生性忧郁的黛玉看到暮春的落花,倍感惋惜,将落花收集,埋于土中,称其为“花冢”,并写了充满才气和悲情的《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读书人语】随着年龄的增长,宝玉和黛玉的感情渐渐达到了思想上的融合。宝玉因为不喜欢会见贾雨村之流而受到父亲贾政的责备。薛宝钗和史湘云就劝他会官员,谈仕途,却被宝玉抢白,宝玉赞扬黛玉从不说这样的混帐话。恰巧被路过的黛玉听到,深喜知心,又感叹自己父母皆逝,婚姻大事无人作主而十分伤感,宝玉却让她放心。
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心不放心的话。”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怔怔的望着他。此时宝玉心中也有万句言语,不知从那一句上说起,却也怔怔的望着黛玉。两个人怔了半天,林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身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可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口里说着,却头也不回竟去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