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秋高气爽

作者:余志鸿 郭蓬蓬




  【说文解字】
  现代汉字“秋”写作从禾从火,以前火在禾之左或右,现在固定在左,因而一般人误以为秋是“火”字旁。其实这是字形的讹误。“禾”是象形字,像庄稼禾苗之状。“火”本跟“禾”相连接不可分离,是像成熟而下垂的谷粒。所以“秋”字整体是一个象形字,像禾苗成熟而谷粒下垂之状(见右图)。甲骨文中的“秋”字很显然是突出成熟的谷穗。《尚书·盘庚》中“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就是表示庄稼成熟之“秋”的本义。殷商人在计年时只分春秋两季,因为对农耕民族来说,“春”与“秋”正是一年中播种和收获的季节。
  “秋”除了在秋收、秋季、秋风、春华秋实、一叶知秋等词语里表示基本意义外,在文学作品中还有许多特定的文化含义。因为秋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季节,所以常用“秋”来表示一年,如千秋万代、永垂千秋、多事之秋、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等。因为一到秋天,天气转冷,树叶凋零,故有古词“秋零”和“秋严”,表示秋气肃杀、景物凋零。又因秋天草木枯黄,有“秋黄”一说,形容人面黄肌瘦就说“面如秋色”,形容容颜衰老就说“胡未灭,鬓先秋”(见陆游《诉衷情》)、“但恐光景晚,宿昔成秋颜”(见李白《春日独酌》),以至形容年老色衰的女子就有“秋娘”“秋眉”“秋鬓”等说法。
  另外,我国古代农时把秋天一分为二,秋收的时间段叫长夏,如此一年则以五个时段分别跟五行配列,春天万亩葱茏为木、夏天赤日如炎为火、长夏万物成长为土、秋天庄稼一片金黄为金、冬天冰冷刺骨为水。于是古人称秋天为金秋。五行又可与方位、颜色配列:东方属木为青色,南方属火为赤(红)色,西方属金为白色,北方属水为玄(黑)色,正中属土为黄色;故而“秋”亦指西方和白色,如“秋陆”(指西方)、“秋容”(指苍白的脸色)、“秋发”(指斑白的头发)、“秋鬓”(指苍白的鬓发)、“秋霜”(比喻白发)、“秋糯”(指雪白的糯米)、“秋练”(指洁白的丝绢)等。秋天是冬夏之交,天气由热转寒,鸟兽开始换毫毛,于是用“秋毫”形容初生的绒毛极其细小,例如成语“秋毫无损”“秋毫无犯”就是形容极其细小的事物。
  秋天的天气变化极大,忽而万里晴空,给人“秋高气爽”的感觉;忽而风雨交加,令你“秋风秋雨愁煞人”。有时河水暴涨,“秋汛”泛滥;有时河水清澈,足以“望穿秋水”(秋水,常比喻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秋天的景色分外风和日丽,真是“秋色宜人”,但往往却在立秋以后仍然十分酷热,人们不得不诅咒“秋老虎”!
  秋啊秋,人们对它充满期待,经过春天浪漫的体验,夏天严酷的考验,迎接来秋天成熟的经验。
  “秋”作形符是愁,“秋”作声符是啾。愁是秋日的悲苦,啾是虫鸟的噪鸣。尽管秋天有不少好日子,有七七的乞巧,有九九的重阳,有八月半的中秋,但总抹不开肃杀的阴影和悲愁的思绪,难怪古人有如此描写秋天的断肠诗句:
  诗经《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
  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王勃《膝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等。
  诗句是优美的,意境是高洁的,但情感中却流露悲凉,这就是中国人心灵中饱受沧桑的秋天情结。终于有一天秋天变了颜色,变成一片红色,从秋收起义红旗飘扬到天安门广场红色海洋,从此中国人对秋的观念和情感产生巨大变化,十月的焰火跟香山的枫叶一样红,映照出中华民族走出农耕的贫困,踏上创新发展道路的伟大胸怀。人们在自由、和谐的秋阳普照之下,以高爽的心态,享受秋收的欢乐。
  
  【中西文化漫谈】
  汉语“秋”字含有的意义,在英语里用三个词来表达:autumn表示秋天,harvest表示收割,year表示年。但真正表示秋天、秋季的是autumn。英语也曾经用fall来表示秋天,fall的意思是凋零。fall由the fall of the leaf(亦作the fall of leaves或leaf-fall)缩略而来。该短语本义为“落叶”,比喻“落叶时节”,即“秋天”。这个意思在汉语里如前文所述,跟汉语成语“叶落知秋”“一叶知秋”有本质上的相似。只是“秋”的凋零义在汉语里是“秋”的引申义,但在英语里曾是“秋”的本义。
  英国人早先就用fall来指“秋天”,只是以后用autumn取代了它,而美国人则一直沿用至今。我们在16至17世纪英国文人德莱顿(John Dryden,1631~1700)、德雷顿(Michael Drayton,1563~1631)、米德尔顿(Thomas Middleton,1570~1627)等人的作品中都还能找到fall的这一用法。但是,现在已经很少用,英国英语一般用autumn。
  Autumn这个词源自拉丁语autumnus,其本义已无从考证,可能是来源于离开夏天的意思,即由out+summer复合而成。不管其来源,总之这个词引入英语后,英国人按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赋予了它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心目中的秋天虽然有缤纷的色彩,金黄色的骄傲,殷红色的革命,苍白色的悲凉,但是总离不开无限的感慨;而西方人也许是天生的乐观派,他们更多的是丰收的喜悦和欢庆。
  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词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2000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All Hallows Day)。“Hallow”即圣徒之意。传说自公元前500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移到10月31日。因为这一天是秋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着的人则惧怕亡魂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亡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之魂灵吓走。之后,他们又会把火种烛光重新燃起,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后来到公元1世纪,罗马人占领凯尔特部落领地,也渐渐接受了这个万圣节习俗,至此全球大部分人在这一天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
  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变化,变得积极快乐,喜庆意味成了主流。死鬼找替身还魂转世的说法也渐渐被摒弃和忘却。万圣节有一个有趣的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习俗传至当今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吃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们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
  万圣节的庆贺,大概是西方人对秋天崇敬心情的最大放怀吧。我们知道,西方人有共享的习性,而东方人有独乐的习惯。到10月31日那天,万圣节前夕到处都会有由人装扮的黑女巫与鬼魂出没。西方的万圣节相当于中国的中元节——鬼节。但是在中国,已经失去了往昔的热闹和对鬼神的敬畏,而在西方盛行不衰,已经把万圣节前夜看作是给儿童带来欢乐和给商家创造商机的娱乐活动。上图是香港时代广场“大头鬼”与“小天使”共同欢庆万圣节的照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