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2008年高考备考攻略(十七)

作者:郭振海




  考点点击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是高考大纲规定的重要考点,也是“现代文阅读”部分必设题的考点(多数是直接设题,少数是间接设题)。其命题的主要表述形式有三:
  1.“……”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何作用?(或:“……”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2.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或:解释某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或:联系某某段,谈谈你对“……”一句的理解。)
  3.请赏析“……”这句话。(或:联系全文,就“……”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备考攻略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以上第1种形式设问很明确、很具体,它告诉了考生思维的起点和方向,考生比较容易把握;第2、3两种形式较“模糊”,可称为“笼统设问”,考生较难把握,本文主要针对这两种形式,以近几年高考题为例,谈一谈解题技巧和方法。
  一、自问自答法
  由于试题“笼统”提问,没有具体指明思维的起点和终点,致使有些考生不知从何下手去理解。其实这种情况,只要针对句子自己提出若干个问题,然后一一解答,就能得出答案来。提问的常见形式是:“‘……’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等等。
  例1文章结尾强调“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2005年高考广东卷第20题。《壶口的黄河》)
  【解题提示】
  答本题时,考生可设计如下三个问题,分别作答:①为什么说“该有人为黄河作传”?②“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什么?③给黄河作的传为什么说是“中国人的自传”?
  【参考答案】
  ①说“该有人为黄河作传”,是因为黄河哺育了中华文明,体现了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
  ②“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是指应该由中国人自己为黄河作传,而不是像非洲的尼罗河那样由欧洲人来作传。
  ③中国人通过为黄河作传来表现中国人的历史和精神,所以是“中国人的自传”。
  二、向“心”凝聚法
  这里的“心”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高考的现代文“大阅读”命题往往坚持“中心辐射”的原则,其让考生理解的文句多为“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等与对文章中心的理解有密切关系的句子。因而要解答好这类试题,就必须整体把握全文的中心。
  例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①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②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第15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解题提示】
  ①《总想为你唱支歌》一文的主题是通过对大西北人、事、物、景的描述和联想,表达了人应该能够经得起艰苦环境的磨炼并在历练中成长的思想和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解题时要从全文角度综合考虑,扣准主旨作答。②这两句话构成对比,作者的情感倾向是“扬”北“抑”南。此手法郁达夫《故都的秋》可资借鉴(郁文见人教“大纲版”高中语文课本第3册)。
  【参考答案】
  ①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人和植物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得坚强。
  ②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不如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炼意志。
  三、瞻前顾后法
  “瞻前顾后”就是要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这是理解文中词句应共同遵守的原则,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例3“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Ⅱ第16题。《春天的梦》)
  【解题提示】
  ①该句在全文第8段中间,本段开头交代了该句所叙事件的时间是“三十多年前”,即段尾的“1949年”,文末注明本文写作时间是“1981年”,再结合“吹开故都(北京)城门”,可知是北京解放。②再看此句的上文有“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此句的下文有“我真的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等语,可以知道作者度过了人生的“迷茫期”。
  【参考答案】
  故都(北京)解放,让“我”对人生又有了信心,对前途不再迷茫。
  四、语体转换法
  有些文句是“修辞句”,使用的是形象的、感性的文学语言。理解这种文句的含意需把它转化为抽象的、理性的、平实的科学语言。
  例4怎样理解“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展展的”这句话的含意?
  (据2005年高考天津卷第18题改编。原题是“请赏析‘……’这句话。”《看树》)
  【解题提示】
  ①该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无思想意识的“风”人格化了,使抽象的情感具体可感。②结合语境可知“褶皱的情感”指往日一些解不开的烦恼。
  【参考答案】
  风能使人抛却往日的烦恼,使人心情平和。
  五、深层透析法
  有些语句必须结合语境,联系作者真实意图,作深层剖析,才能把握住语句的精神实质。
  例5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
  (2007年高考湖南卷第20题。鲁迅《忆刘半农君》)
  【解题提示】
  “憎恶”前加“朋友”二字,这比较容易理解,鲁迅先生对刘的“憎恶”是站在友情的立场上的批评,如同我们今天发生在亲情间、师生间的常见的“恨铁不成钢”式的行为,是一种关爱。理解到这里是较浅的。如果我们联系文段中“于中国有益”则可发现此句有深层的含意:作为为社会进步而不懈奋斗的鲁迅,同样希望老朋友刘半农做个始终如一的战士。再联系文末“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深渊”一句,又可知已经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士的鲁迅“憎恶”近几年的刘半农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老朋友的“战绩”,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全盘否定老朋友刘半农。(与鲁迅《拿来主义》中对待文化遗产的观点相融通。)
  【参考答案】
  ①“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的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②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他应始终做一个战士。
  ③写“憎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六、置换代入法
  有些文句中只有某些个词语是另有含义的,只要破解这些个词语的意义,将之代入原句中,那么整个句意就清楚了。
  例6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意?
  (2006年高考重庆卷第15题。《说村落》)
  【解题提示】
  “村落……符号”是《说村落》中首段的段首句,且打了一个比方,所以搞清“符号”的含义是关键。村落成为一个符号,什么符号呢?联系后文可知,“村落”指的是农民们聚居的地方。
  【参考答案】
  村落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居住的地方。
  七、注释参考法
  提供注释是命题者用来帮助考生解题的,因此,考生要学会利用它。下面仍以“例1”为例说明。
  例1的那句话是全文的末段,全段文字是:“(路德维希为尼罗河作传,也)该有人为黄河作传的,那应是中国人的自传。”括号中的话有两个作用:一是引出黄河也应该有传记,二是通过对比突出“黄河传”应是“中国人自传”。高三学生应该知道,尼罗河在非洲东北部,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全长6670公里,流经埃及等十来个国家,流域面积287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那么路德维希是什么人呢?这与解题有何关系呢?这样,阅读后面的“注”就很必要:“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德国著名传记作家,著有《地中海传》《尼罗河传》等。”这个注释告诉我们,作为德国(属欧洲)人的路德维希为非洲的尼罗河作了传记,换言之,非洲的尼罗河不是由非洲人自己作传,而是由“外人”作的“他传”。考生只有理解了命题者提供这个注释的意图,才可能更准确解答这道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