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2008年高考备考攻略(十八)

作者:汪茂吾




  ③此石坐落于米公祠旁的县文化馆大院内,听米公祠管理人员介绍后,我就绕过去,细看此石,只见灰褐色的石面布满了斑点,一块块凹凸之角似狗、似兔、似鼠、似猫,或卧或蹲,重叠而上。这块“四不像”的石头,如果放在苏州园林里,是不会让游客多瞧一眼的,然而,就是这块我们凡人看似不奇的奇石,却让大书画家米芾痴情祭拜。怪不得米芾的一笔一画意蕴深沉,原来是受不会说话的石悄然示意呵!
  ④历代都有名人玩石、藏石、赏石、品石、画石、咏石。苏东坡品石,“丑”则石之千状百态,皆从此出;郑板桥画石,却也是以石丑为雄、为秀;现代作家贾平凹论石,则是丑到极处反而美了。由此可见,名家赏石品石,则透过形的外表,进入内在品格发掘,注重的是石的风骨,不求妩媚妖妍,即使移到画中也有底气、脉络和境界。
  ⑤在我们池州,爱石者也大有人在,我曾看过池州举办的奇石展,很是隆重,副市长也来剪彩了,石展厅人头攒动,评声如潮。每块石的主人对自己的奇石都如数家珍。我还去过玩石大家方晓陆的奇石馆,从中也得到一些启发和点拨。我也敲过灵璧石加工出来的磬石琴,那是沉默的石在玉锤的撞击下共鸣了敲击者心灵的旋律……可是,这些加在一起的感受,也没有这次看到米芾祭拜这块太湖石让我所倾心、所感动!
  ⑥一千余年过去了,老宅几任换新,奇的是这块神石仍保持原貌留在原处,它没有被搬进米公祠供后人祭拜,而是站立在隔壁文化馆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旁边也没有碑刻“米芾拜石处”,它像一块普通的观赏石与毗邻的“春风吹又生”的小草“相看两不厌”;它静守在这里给当地文化人养眼。作为匆匆过客,它在与我无声的对话中,却不失华东沃土的豪气,沉静而大度,皆因它历千古而不灭,故让我读百遍而悟心。千百年来,一拨拨智者的目光已将它磨成大器,而这种大器,无须标出天价或用人看守。这反而让我从它的沉默不语中读出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的伟大了。
  ⑦石且如此何况人?
  (选摘自2008年4月5日《新安晚报》)
  1.作者描写的“石丈”有哪些特点?
  2.米芾为什么对这块不起眼的“石丈”如此崇拜?
  3. 第④段中,作者运用什么手法来描写历代名家的品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反而让我从它的沉默不语中读出它那种不屈于误解、寂寞生存的伟大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8题。
  徽州之思
  何孔睦
  或许是在外的缘故,我爱徽州,我爱安徽。
  ——题 记
  ①不是故乡之思,而是古韵之思,因而徽州是屡行屡有感触。深沉幽远、醇厚古朴的徽文化,让我的一点有限的历史知识在古韵徽州的历史积淀中散发开来,在欣赏、咀嚼、回味中感知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就是我深爱徽州的原因,这恐怕也是大多数徽州之行的人的同感。
  ②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一种感觉,确切点说是始于那年的宏村之行,民居、山水依在,厅堂、楹联犹存,然而,古朴徽州已经有了在其他景区同样能见到的东西了。过去当你走进一家民居时,他们是那样的安详,只是客气地朝你点点头就忙自己的事去了,让游人尽情地观看评论拍照,他们偶尔也会插上一句,那是在纠正你的话,这是一种很是自在的逍遥游。而现在服务项目多了,让人有点应接不暇。触目皆是导游,甚至每户都有导游,民居主人滔滔不绝似乎是经过训练背书似的详尽解说和热情的导演安排,倒让我们有点不自在起来。拦住游客兜售玉器、推销纪念品的叫卖声和一些村道上现搭的景观,让雅致的游兴多少打了点折扣。古老宁静的徽州已是有点商气外露了。徽州的先人们很少是在家门口做生意的,古徽州虽然是因商出名,然而当你来到这山清水秀的地方时,感受到的却是厚重的读书文化和恬静的心态。
  ③汤显祖在诗中说“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自是有另一番心境,可是大多数游徽州的人都是带着梦去的,商气的外露和无序竞争多少有点扰梦!当然,这种目前还不是很明显的变化,是时代使然,是一种进步,也是人们可以理解的。不过从古徽州的“古韵”的角度来看,多少还是有点遗憾。
  ④徽州有多少梦可寻啊。这里有朱熹、戴震、詹天佑、胡适、陶行知、黄宾虹,这里有胡雪岩、胡贯三,这里有牌坊、民居、祠堂古建三绝,这里有崇文尚义、亦儒亦商、恤灾扶困和“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的古朴民风。恕我不谙世事和迂腐呆板,直到现在我仍然把徽州叫做徽州,而不是黄山,可摊开最新的中国地图,在山清水秀的皖南,愣是没有徽州的名字。从宋代那个会写瘦金字的宋徽宗开始,“一府六县”的徽州延续了千余年。歙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黟县如同六兄弟拱卫着徽州府,把一个儒商大本营掩映在皖南的青山碧水间。
  ⑤婺源,在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这里是朱熹的故乡。朱子理学构成了新安理学的开山之学,进而构成了徽文化的理性内核。徽州人是读着《朱子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去持家、治学、经商的。1949年婺源划归江西,可婺源人并不喜欢“老表”这个称呼,年轻人甚至办起了婺源徽文化网站。六兄弟中最早离开的婺源人,至今仍认为自己是徽州人。绩溪,同婺源一样对徽文化有着重要影响,是徽州人心中的家园,徽菜、徽墨、徽剧均发源于此。开一时风气之先、勉励同乡“努力做徽骆驼”的胡适先生就是绩溪上庄人。随着1987年原徽州地区被黄山市取代,这个徽文化的发源地也划给了宣州。徽州人总是忘不了徽州,“我是徽州人”的故乡情结深植于一府六县的徽州人的心中,胡适先生在他的《四十自述》里曾深情地说,“我是徽州人……从绩溪县城一路颠簸到公路尽头就是上庄,它的身后是铁一样的黄山余脉”,“徽州话是我的第一语言”。陶行知先生也说:“我们徽州,山灵水秀,气候温和,人人安居乐业。查看它的背景,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和它相类,这个地方就是瑞士。”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这种“我是徽州人”的认同感(包括婺源的那些年轻人),注定了徽文化的源远流长、绵延不绝。
  ⑥遥望皖南的青山碧水,徽文化的六兄弟还能再次聚首吗?地图上看不到的徽州,渐行渐远的徽州还能回来吗?
  5.首段画线句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6.“不过从古徽州的‘古韵’的角度来看,多少还是有点遗憾。”这句话中“徽州的‘古韵’”和“遗憾”各指什么?
  7.第④段首句说“徽州有多少梦可寻啊”,请概述这些“梦”的具体内容。
  8.从全文来看,“徽州之思”包含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1.①瘦、皱、漏、透;②灰褐色的石面布满了斑点,一块块凹凸之角似狗、似兔、似鼠、似猫,或卧或蹲,重叠而上。
  2.因为丑石不求妩媚妖妍的内在品质和风骨,深深地感动了米芾。
  3.运用排比修辞和联想的表现手法。作用是突出历代名人品石的共性,即:通过石的形的外表,进入内在品格发掘,注重石的风骨,不求妩媚妖妍。
  4.丑石是普通的,因为其外表的平凡和普通,常常被人误解,很少有人能真正认识到它的生存价值,而忽视它的存在。但是千百年来,它仍然顽强地保持着原貌,以其内在的品格和风骨给人以启迪,因而它又是伟大的。
  5.开门见山,点题,突出文章将要写的内容;引出下文,是全文的总起句。
  6.前者指徽州深沉幽远、淳厚古朴的历史文化;后者指徽州古文化受到人为破坏,已经有点商气外露了。
  7.①朱熹、戴震等历史文化名人和胡雪岩、胡贯三等商人的足迹;②体现徽文化的牌坊、民居和礼堂等古建筑;③崇文尚义、亦儒亦商、恤灾扶困和积善读书的古朴民风。
  8.①徽文化的深沉幽远、淳厚古朴,博大精深;②徽州今日的变迁;③徽文化历史上的繁荣;④徽州能否再成一体。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