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学前教育机构性质衍变的深层价值取向解析及意义

作者:杜燕红




  在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历程中,因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不同,对学前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同,人们对学前教育机构性质的定位与把握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衍变,由此所蕴涵的深层价值取向的变化,对学前教育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一、不同历史时期学前教育机构性质的衍变
  
  1.慈善机构——近代社会的定位。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由于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土地被占用,大批劳动者进人工厂做工,许多年幼儿童无人照管,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有远见的慈善家、教育家开始创办公共的学前教育机构。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法国慈善家、教育家奥柏尔林(Johann Ffiedrich Oberlin)和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教育家欧文(Robert Owen)。
  奥柏尔林于1769年在法国的施泰因塔尔创建了欧洲第一所幼儿学校,招收2~6岁无人照顾的儿童,并以基于游戏和儿童感兴趣的新颖方法实施教育。由此,他被誉为“幼儿学校的创始人”,“幼儿教育的杰出先驱者”。欧文于1809年创办了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招收2~5岁儿童,在幼儿学校里,儿童学习唱歌、跳舞和体操等,并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对欧文所创立的幼儿学校给予了高度评价,“欧文发明了并且第一次在这里创办了幼儿园”,“孩子们从2岁起就进幼儿园,他们在那里生活得非常愉快,父母简直很难把他们领回去”。
  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奥柏尔林和欧文都是作为慈善家来创办幼儿学校的,其宗旨皆在保护儿童,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照管、养护,并使儿童得到一定的习惯和性格的养成。因而,他们所创立的学前教育机构具有明显的慈善性质,保育的成分较为突出。
  2.保教机构——现代社会的选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之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对早期教育价值的揭示,人们开始认识到,学前教育机构不应只是对儿童进行照管和养护,以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更应该发挥其对儿童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对人才培养、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为此,许多国家通过颁布文件、法规、改革方案等明确了学前教育机构的性质,强调它是一个具有保育与教育双重功能的机构。比如,1965年起,美国联邦政府与地方当局合作实施了《开端计划》,该计划旨在向贫困家庭的3~5岁儿童,包括残疾儿免费提供学前教育、营养与保健。1977年,第20届欧洲各国教育部长常务会议通过的声明指出,3~8岁这一年龄阶段是所有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学前教育机构应为儿童提供以下独特的机会:①与其他儿童、成人交往并向他们学习的机会;②获得新的社会经验与文化经验并为人小学做好有效的准备;③促进身体、智力、情绪等方面的和谐发展。1994年美国又提出了《早期开端计划》,把教育服务对象延伸到贫困家庭的2岁儿童,并且,这些计划延续至今,效果显著。在德国,联邦和各州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幼儿园的教育大纲和教育方法,但各州对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有如下规定:①幼儿园是协助家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机构;②为培养优良的个性和为幼儿的全面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国自1996年6月1日起施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
  世界各国颁布的学前教育条例、所实施的学前教育政策都表明,现代社会在延续学前教育机构保育功能的同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功能,并把学前教育机构看作是社会干预,帮助社会解决贫困、不平等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3。文明社会的论坛——后现代的视角。1999年,在由Gunilla Dahlberg、Peter Moss和Alan Pence合作出版的名为《超越早期保教质量》一书中,作者以后现代的视角审视、批判了传统的儿童观和质量观,提出了文明社会里论坛式的学前机构,认为学前教育机构应是一个在文明社会中,儿童与成人共同参与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活动的“论坛”,如同一个承担着文化象征意义的社区机构。
  所谓文明社会是指一个“非强制性的人类联盟的空间”,在此个体能走到一起从事共同有兴趣的活动,包括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等社会活动,而“论坛”则是文明社会的个体,包括儿童和成人共同参与和从事某些活动的地方,它提供了一个活动与关系的空间;一个参与和对话交流的空间;一个实现社会建构的空间,它使知识与文化的共同建构成为可能,为实际的公民权提供了一个所在地。因而,学前教育机构作为文明社会中成人与儿童沟通交流的论坛,具有社会、文化、政治以及经济上的意义,具有保持社会凝聚力的文化象征意义。
  瑞吉欧学前教育机构的社区式管理模式成为文明社会论坛的典范。在瑞吉欧的学前教育机构里,倡导“我就是我们”的理念,幼儿、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相互协作、相互融合、相互分享,共同参与到学前教育机构的组织管理中,管理中注重以关系为基础,强调沟通,把学前教育置于整个社会背景中,全社会都来参与学前教育。
  
  二、新视角下的认识转向及启迪意义
  
  通过对学前教育机构发展历程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性质的把握、功能的定位是不同的。从表层、显形的角度看,慈善机构——保教机构——文明社会的论坛,这种机构的变迁只是对学前教育机构冠以不同的名称,而从深层次的角度分析,这种变化蕴涵着人们不同的认识视角与价值取向,并对我们今天如何理解幼教机构的意义、如何理解儿童、理解各种关系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把学前教育机构当作是慈善机构或者是保教机构,表现出的是成人化、组织化、标准化的特征。学前教育机构被认为是为消费者(家长和儿童)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地方。儿童在这样的场所中是按照预设的结果活动着、发展着,被教育、被照料、完成着个体的社会化并由此而被塑造成社会需要的人。而把学前教育机构作为文明社会的论坛,表现出的是开放性、民主性、多元化的特征。学前机构应该是为儿童度过童年而设置的地方,在这里没有固定的干预,没有已知的目标和预设的结果,是“一个很多成人与很多孩子彼此分享生活与关系的地方”,是鼓励“不顺从”和质疑,保持怀疑意义的开放性,重视倾听与思考的地方,而不是为了追求统一,以达成标准化的结果。如此的视角转换,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和启示:
  1.重新认识幼教机构的性质。从“慈善机构”到“保教机构”再到“社会论坛”,展示了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脉络,也体现了人们对学前教育机构性质与功能的定位与把握的不断深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