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教育不是侵略

作者:刘晓东




  教育不只意味着加,还意味着减——减去干扰儿童成长的东西。教育不只意味着做。还意味着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教育不是不可以对儿童进行干预,但干预不应蜕变为干扰。
  据说古时候宋国有个“聪明”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便急不可待地把自家的庄稼拔高。庄稼是“长高”了,但最终的结果却是颗粒未收。这就是著名的“揠苗助长”故事。
  年幼的儿童本来就像稚嫩的幼苗.正忙着生根、发芽、长叶,但如若我们的教育也想像那个宋国人那样把他们“揠苗助长”,甚至要不辞劳苦地催生出所谓早慧的“果实”来,那么这样的教育不再是为了帮助儿童的成长,而是企图让儿童迅速学知识.学技能。于是乎,幼儿园的孩子学小学内容.一年级学生学三年级的内容,初中学生学高中的内容.甚至少年就上大学。成人辛苦,孩子们过得更是苦不堪言,小小年纪却成了最忙碌的人。而双方辛劳的结果有可能对孩子的成长非但无益,甚至有害。这不只是揠苗助长、釜底抽薪,而且还是舍本逐末。
  本末关系其实就是根与枝干的关系。根系发达了,枝干自然而然会接收到大地的营养。儿童的“本”是他们身体的发育和成长.是他们的各种心理器官的发育和成长,这些发育和成长是人生的“本钱”。这些发育和成长是人的“硬件”的生成。有了这些“硬件”,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便有了前提、基础和“本钱”。而这些身心“硬件”的发育和生成是需要在儿童所独有的生活中实现的。这种生活其实就是童年的生活。
  “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通过游戏、涂鸦、幻想、探索等童年的生活,来从事“造人”的工作,他在创造未来的那个成人,即他未来的自己。所以童年是值得珍视的。儿童要看多少次云朵,才能建构起云朵的概念;要看多少次天空,才能充分展现无边无际的幻想。没有这种无边无际的幻想,没有彻底拥有童话世界,不经过这种充分的浪漫主义过程。他就不可能形成复杂的抽象思维。就不可能成为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者。儿童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儿童的精神世界有一个发生的辩证过程(即他的世界是从一个阶段向更高阶段转变的、生长的,要发生类似蛹变蝶、蝌蚪变青蛙那样的一系列质性的转换),这就是儿童成长的辩证法。在这种辩证法中。种豆未必得豆,种瓜未必得瓜。如果对儿童的世界没有深刻的认识,教育工作就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好心办坏事。
  教育不应当是入侵,成人不应当侵占儿童世界,而应当保护儿童的世界、儿童的生活。
  在古代,据说有个燕国人听说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十分好看,于是他来到邯郸十分辛苦地学习走路。然而,学了好久不但没有学会,还把自己本来走路的姿势忘记了,最后不得不爬着回到燕国。这个燕国人十分可笑,然而我们现在的不少成人却还在逼迫孩子学那个燕国人。
  小蝌蚪本就应该生活在春天的小溪里。它不可能过早来到岸上,学青蛙走路,学青蛙捕食,过青蛙的生活。否则,这些小蝌蚪就不可能按照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遵循固有的程序顺利地褪掉尾巴而毫不费事地变成青蛙。
  儿童有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是值得珍视的。儿童是需要生活在符合其本性的童年世界里的,就像小蝌蚪需要生活在水里。如果成人过早地将其童年生活剥夺了,那么他固有的发育和成长的时间和机会也就被破坏了。他不但难以成才,也许连一个正常人应当达到的标准都难以达到。这不就是邯郸学步的结局吗?不尊重童年,不尊重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规律,不尊重教育规律,那么这种教育就是好心做坏事,就是毁坏人才。本来是想“千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却是恰恰输在了起跑线上。一个人要强健,一个家庭要兴旺,一个民族要发达,一个国家要富强,万万不可在儿童教育上犯古代中国人所嘲笑的揠苗助长、釜底抽薪、舍本逐末、邯郸学步这样的错误!
  “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应当信任儿童,信任其自发的活动。成人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儿童身上的东西,如淘气、“每事问”,等等,不妨站在儿童的角度想一想,它们是否也有其必然发生的道理,是否对其成长是必然的甚至必需的。
  旧教育强行侵入儿童的生活、儿童的世界。这种入侵式的教育破坏了儿童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生活,破坏了儿童成长的时机。而新的教育应当是自然的、自由的、解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