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运用操作法的四大误区

作者:岳慧兰




  操作法是指提供给幼儿合适的直观材料,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法。在幼儿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在观念上都能积极地运用操作法。但在实际教学中。操作法的运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误区。
  
  一、操作目的不够全面
  
  就目的的实现方面而言。操作法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
  第一,忽视幼儿的思维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的操作往往用以理解、复习教学内容,而非发现、总结规律。例如:学习数的组成时,在3的组成一直到10的组成这一系列教学中,常见的是幼儿先观察教师演示或操作,然后再亲自进行操作验证。在这样的活动中,虽然幼儿学到一定的知识。但这种重复操作的过程并不能再现知识内容体系的变化与思维发展的进程,不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和概念的逐步形成。从幼儿思维发展的角度而言,教学活动应尽量从幼儿操作开始,活动也应以幼儿操作为主。
  第二,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在操作活动中,教师往往要求整个活动中全体幼儿按同一目标进行统一的集体操作,而忽视幼儿的个体差异。例如:在分类教学中。教师常常要求全班幼儿均使用同颜色、同形状、同大小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这样的操作活动既不能调动每位幼儿的操作积极性,也无法促使每位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
  
  二、操作材料功能单一、种类贫乏
  
  这一问题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操作材料的选择、搜集和制作大都由教师直接承担,活动区域的布置也基本上是由教师独立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因为缺乏主动参与操作材料的选择、制作机会以及环境布置的机会,在活动中操作的兴趣不高,积极性不足,使得操作材料的功能显得不足。种类显得贫乏。
  第二,教师对材料的玩法、操作方法以及功能没有进行充分挖掘,导致幼儿无法利用操作材料多角度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提供色泽单一的大型积木,幼儿往往只是用来搭建一些建筑物。如果教师能够提供色彩丰富、质地不同的积木,那么幼儿既可以用来分类、点数,又可以用来比较、排序和拼搭实物。这不仅为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创设了条件,而且还为幼儿自主创造不同的操作方法提供了前提。
  第三,在一些幼儿园中贫乏、单调、式样陈旧的操作材料,重复出现的现象大量存在。例如:“数的形成”教学中,有的幼儿园在从3的形成一直到10的形成的教学中,幼儿所用的操作实物材料都是蚕豆、花生,图片材料全是水果图片。操作材料的一成不变,使得幼儿在操作中没有新鲜感,不可能产生操作的兴趣,操作活动的目的与价值自然也就难以实现了。
  
  三、操作环节中指导评价不足
  
  教师在操作活动之前、之中和之后的有效指导,是提高幼儿操作活动成效的有力保障。但有时候幼儿的操作活动或者是教师统一要求下的规范行为,或者是完全自发自由的活动,缺乏指导评价。
  其实,在幼儿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应该向幼儿说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和具体的操作方法。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发现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如向全体或个别幼儿提出启发性问题或提醒幼儿应该注意的问题。在操作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围绕操作所要完成的教学目的和幼儿一起讨论他们操作的结果,帮助他们将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感性经验加以归纳整理,促使他们的思维从外部物质活动转向内部思维活动。特别指出的是,在指导评价活动中一定要关注幼儿非智力因素的表现,如对幼儿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性、幼儿克服困难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等进行评价引导。
  
  四、操作时间不够充分
  
  操作要达到激发幼儿思维发展的预期目的,就必须给幼儿足够的操作时间。但是,大多数教师倾向于从节奏和环节上严格控制幼儿的操作活动。笔者经常发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只安排相对短暂的操作环节。幼儿操作时间的不足,使幼儿的操作活动成了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点缀”,不利于幼儿在操作中进行思考和探索,违背了操作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