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我在反思路上成长
作者:周 霞
了。因为我找不到适当的解决方法,下次如遇到类似情况,问题又会重新出现。
阶段三:重新反思——谱写“成长”曲
1、专家、园长拉着我成长
面对反思中的这些困惑,园长伸出了援助之手。园长让我们重新整理自己以前的反思,从中寻找闪光点。在重新整理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以前没有挖掘出来的宝贵经验,也用新的视角思考以前的问题。以使经验重组。有时园长还会走进我们的课堂,帮我们一起找问题。虽然园长来看活动我有些紧张,但我却并不害怕活动失败,因为问题往往潜藏于失败之中。除此之外,幼儿园还为我们请来专家,帮助我们学会鉴别什么是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是表面问题。比如我们区的一位教研专家在看了我的反思《蝴蝶的故事》后,问我现在搞清了问题没有。我说问题在于我不尊重幼儿。接着他又追问我:“那尊重究竟是什么呢?又应当如何尊重幼儿呢?”……就在这样的层层追问中,我明白了问题不仅可以从情境中找,也可从活动主体中找,还可从活动相关要素、活动过程、活动结果这几个方面去找。看到我茅塞顿开,他还给我指出了这段时间干脆就研究“尊重是什么”,从一个个的活动中反思出尊重究竟是什么样。于是一篇篇生动的反思札记《樯樯的电脑秀》《扔碗风波》《剑龙刺畅想曲》产生了。
2、同事、孩子推着我成长
我园采取反思的方式不仅局限于个人反思,还采取了小组反思、集体反思,在墙报上开设了“反思碰碰车”“凡人名句”等栏目。在小组反思中,我们轮流看每个人的反思,从别人身上吸取经验,看着同事们赞叹我的教学技巧,学习我的经验,再次激发了我勤于反思,改进教学的信心。集体反思则更是营造出了轻松和谐的气氛,让我在随意中说反思,愉快中学反思,不再认为反思是件困难的事。“碰碰车栏目”里我的反思《一次愉快的家长会》则是我根据很久以前的一篇反思“我的大班家长会”的不足重新做出调整的实践结果,同事们看后还在旁边贴了多颗小动物头像激励我,园长还建议我将这种经验进行推广。在看了我写的有关尊重的系列反思后,同事们还推荐文中的“尊重孩子不是嘴巴上的一句对不起,而是对孩子一种关注,一种赏识,一种平等交流,它是及时跟进幼儿的需要”这句话成为“凡人名句”,贴上办公室的墙壁。这些点点滴滴的进步除了同事们在推着我进步,更多的还是我班的孩子的启发。由于我喜欢反思,喜欢改进工作,我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孩子身上,把更多的体会用到了孩子身上。
3、自觉反思促使我成长
自觉反思不仅是我的一种责任,也是我的内在需要。它增添了我的教学智慧,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转变了我固有的思考模式。比如在上了观摩活动“大动物歌唱家”后,我针对活动做了深入的反思,给自己找了很多的问题。反问在这次活动中收获的是什么?不足之处在哪里?细化不足,我又对自己提出了几个问题:活动目标是否达到?是否及时对孩子的表现作出回应?教具出示是否合理?分析以上的问题,我做出了处理:减少图片的张数;眼神关注到更多的孩子特别是处于中间层的孩子;不忘给每个孩子或语言或眼神或手势或肢体上的鼓励。并把改过后的活动再次进行实践,实践之后,问题又出现了。如:教学资源的利用不合理,没有有效地利用课堂资源;检验活动效果的时间太少,幼儿体验不够充分。虽然反反复复地寻找问题,分析原由,找出策略,重新实践,可我并没感到厌倦,相反为了解决问题还寻求同事、团队的帮助。使自己的教学技巧进一步完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