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

作者:周 济

这些已经接受过评估的学校都反映,评估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发展和改革。关于这一点,刚才李延保同志的调查报告比较深入,也很有说服力。从我到高校调研和听到的各方面反映情况看,评估工作确实是一项实事、一件好事。正如一些高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反映的那样,评估不仅是一项建设工程,教学改革促进工程,质量提高工程,也是一项团结凝聚学校人心、提升整体办学水平的工程。
  一些新建院校领导认为,评估对促建、促改、促管和促质量提高的作用非常大,评与不评大不一样,评估使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没有评估,学校就不可能出现今天这样巨大的变化。评估指标体系对于这些高校而言,就是一本如何办好学校的基本教科书,也是一个指挥棒。通过评建工作,学校办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更加突出,教学投入得到增加,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管理得到规范和加强,学校各部门、各项工作都能够为教学服务,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教学评估工作对于一些办学历史较长、水平较高的重点大学,也同样起到促进作用。他们抓住评估机遇,强化本科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增强学校凝聚力,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建立保障教育质量的长效机制。刚才,重庆大学的李晓红校长讲道,专家组在重庆大学评估期间,学生在学校的BBS上发表了上万条留言,他们说真正感受到了生活在重庆大学的骄傲,为做一名重庆大学的学生而自豪。厦门大学朱崇实校长说,他们借评估东风,建立了自己的质量保障与监控机制,使评建工作长期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他们接受教育部评估后,学校领导在研究整改方案时决定,每年拿出一周时间,仿照教育部评估的模式,开展校内评估工作,从“要我评”到“我要评”。北京大学历来有重视本科教学的传统,为了迎接教育部的评估,学校早在几年前就成立了评建工作办公室,负责实施校内评估和质量监控。前不久,学校又正式成立了评建工作领导小组,许智宏校长任组长。可见北京大学对评估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是一件好事,正如北京大学林建华副校长讲到的,北大也需要以接受教育部评估为契机,狠抓教学工作,该规范的规范,该改进的改进,该保留的保留,该提高的提高,进一步落实本科教学的中心地位,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对评建工作,我也深有感触。当年,教育部专家组对华中科技大学进行优秀评估时,我任校长,亲自抓评估工作,很苦很累,好像是脱了一层皮。学校上下从来没有这么辛苦过,但再苦再累也值得,通过评估,学校真正把教学工作当作日常中心工作了。记不清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开过多少次教学工作会议,多少次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也记不清听过多少门次和多少教师的课,多少次和学生座谈教学工作。评估的结果是,过去很长时间未能理清的思路基本理清了,过去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全校教学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各项工作前进了一大步,学校真有脱胎换骨的变化。通过评估,我切身感受到,评估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个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扎扎实实地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促进学校的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的评估工作总体上是健康的,但也不是说没有问题。而且个别问题还比较突出,社会反映比较强烈。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比如,有的教育行政部门及高校领导对评建工作认识不到位,存在功利主义,过分重视评估结论,忽视评建过程,盲目攀比,期望值过高,给学校、给具体部门和教师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造成学校压力过大,偏离了评建工作的宗旨。有些同志反映,个别学校为了取得好的成绩,在材料、数据上造假,甚至指使学生重新做试卷、论文。这种造假的行为是极其恶劣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它会毒害学生的心灵,败坏学风。当然,我们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方案也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有不少同志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要认真研究,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四、全力以赴高质量地推进教学评估工作
  
  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举措,就是加强评估工作,必须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全力以赴地高质量地推进教学评估工作,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做实。
  
  第一,强化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包括每年一度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布制度
  国务院转发的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实行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周期性的高校教学工作评估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保证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正如陈至立同志在去年召开的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大会上讲的,“教学评估工作是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工作,要继续下大力气抓好这项工作。”评估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要强化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通过周期性的评估,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使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更加规范、质量更高、更富活力、更具竞争力。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从2003年到2007年为一个周期,共有592所高校参加评估。目前已经评了171所,今年要评130多所,未评的高校明年必须全部接受评估,这是教育部党组的决定,必须要坚决贯彻落实。
  在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中,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每年一度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公布制度,它与五年一轮的评估制度是一体的,专家进校评估每五年一次,但是统计公布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是每年一次。通过公布这些数据,增强高校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自觉性,增进社会对高等学校的了解和监督。
  
  第二,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评估方案,改进评估方法
  现行的评估方案,是借鉴了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制出来的,是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经过多年评估实践检验,被评高校一致认为,现行的方案是比较科学的、规范的,也是可行的。为了有利于学校开展评建工作,在第一个五年一轮的评估期间,原则上要按照这个评估方案对高校进行评估,同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以及分类指导的要求,不断完善评估方案。为了更好地体现分类指导,在现有的评估方案基础上,我们针对特殊类型的高校,分别制定了补充说明。医药类院校的补充说明已经施行,效果良好。体育、艺术类院校的补充说明目前正在做进一步完善,将很快正式下发。设有研究生院大学的指标体系补充说明,也已经广泛征求了有关学校的意见,不久也将下发使用。这里要强调的是,尽管研究型大学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本科教学仍然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使评估方法更加科学合理、简化易行,更有利于减轻被评高校的工作负担,今明两年的评估中,将原来规定的抽查近三年学生试卷、毕业设计(论文),改为只抽查近一年的,从源头上防止个别学校在这方面弄虚作假。同时,适当减少进校考察评估专家组的人数和考察时间,切实减轻被评学校的负担。
  
  第三,实施“阳光评估”,增强评估工作的透明度

[1] [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