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

作者:周 济




  (2006年4月18日)
  今天的评估工作经验交流会采用了网络视频会的形式召开,全国各地有近一万人参加会议。我们之所以开这么大范围的会,意图在于使大家更加重视教学评估工作,高质量地推进教学评估工作。评估工作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教学校长、教务部门的事情,也是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全体领导班子及全校师生员工的一件大事,必须站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高度审视和统筹教学评估工作。高教战线要密切配合、齐心协力,全力以赴高质量地推进评估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刚才,我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感受很深。总的看来,我们的评估工作进展是顺利的,成效是显著的,得到了高教战线及社会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评估工作在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和提高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有这些,都是高教战线同志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社会,包括新闻界的朋友们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各位评估专家辛勤奉献的结果。对此,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
  
  一、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的“三大任务”,概括起来六个字“普及、发展、提高”,即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党和政府,是全国人民交给我们的一项神圣使命,高教战线的同志们一定要紧紧抓住提高质量这一主要任务,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下真功夫,使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世纪之交,党中央、国务院高屋建瓴,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几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招生规模的决定。到去年底,我国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超过了2300万人,是2000年的两倍。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首位,毛入学率达到21%,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十五”期间,高等教育为各行各业输送了1397万毕业生,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在规模扩大的同时,我们加快推进了高教管理体制、招生就业制度、教育教学、后勤社会化等一系列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高等学校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可以说,过去一个时期,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
  当然,在充分肯定高等教育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考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够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质量问题更为突出。
  二是深化改革的任务还相当艰巨,政府、高校和社会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高校招生就业和后勤社会化等项改革还需要继续深化,特别是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还面临着艰巨的任务。
  三是教育教学投入不够,不能满足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当前,高校教学工作面临着经费投入不足、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学校的领导、教师和一部分学生还没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或学习中来。
  对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应该客观、辩证地加以分析。必须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有的是社会深刻变革中的矛盾在教育工作中的反映,有的是教育大发展中伴生的问题,有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问题,今后前进中也还会出现许许多多新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要通过改革和发展予以解决。
  
  2.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高教战线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工作全局,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八字方针,即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实现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要处理好规模发展和提高质量的关系。前几年,中央作出的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决定是正确的,符合我国的国情,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愿望。现在看来,如果没有扩大招生规模,我国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历史性跨越,我国总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也不可能有较大的提高,国民素质、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也不可能得到快速提升。因此,应当充分肯定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但是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要把握好发展的节奏,要把工作重点坚定不移地放到提高质量上来。能不能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是衡量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标志。我们应当树立这样一个观点,高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也是发展,但是在当前提高质量是更重要的发展。还有就是要认识到,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教育教学的改革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深层次改革,任务相当艰巨。因此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将工作的重点放到更加注重提高质量上来,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立校之本,是强校之基。尤其是本科教育,学生数量多,在高等教育中占的比重大,本科阶段又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本科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能否顺利成人和成才,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业能否顺利实现的大问题,因此,一定要坚定不移、毫不动摇地抓教育质量。人民群众倾注了那么多感情、精力和财力,把子女送到我们的高等学校,就是希望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把质量搞上去了,学生成才了,人民就满意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也就得到满足了。高等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力争使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效。
  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下本科教育质量对于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当前,国家根据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等教育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其中,本科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克服一种错误观点,就是把创新仅仅看作是少数高水平大学的任务,事实上,创新是对每一所高校的要求,是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方面。当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基础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要求也不尽相同,但重视和提高教育质量,是对所有高等学校的共同要求。
  
  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人才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教育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提高教育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是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学生以学为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