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应用型人才及其分类培养的探讨

作者:季诚钧

一顾,很少给以兼职教师的机会.由于学生缺少相应的实际训练,学生毕业后主要选择到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即使少量分配到企业的毕业生也一时很难适应企业一线工作。其次,教学研究型、教学型本科大学仍然强调知识质量观,重视知识,忽视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许多地方高校虽然也提了一些要创建自己特色的响亮的口号,包括走应用型教育之路,但实际上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向老牌本科看齐,如何早上多上硕士点,期望于借此占据市场的有利位置和区域的制高点。单一的人才观念和单一的评估体系导致一些教学型院校不去扎扎实实研究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而是盲目追求办学层次的升格以及办学规模的大而全,人才培养规格还是强调学术性、研究性,学生的实际工作中能力相对不足。再次,一些高职院校存在着“普教化”的倾向,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缺乏职业特色。一些高职院校模仿昔通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抄袭普通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成为普通本科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翻版。有的培养计划中尽管增加了实践环节,由于缺乏教师、经费、实训,基地等条件而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一些学校实行了“专升本”制度,吸引了大批高分学生就读高职,但为了与升入本科后的教学衔接,一年级基本上照搬了普通本科的教学计划,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职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实现。这种状况与社会迫切需要高职培养大量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背道而驰。
  
  三、实现分类培养应用型人才格局的几点建议
  
  要实现分类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从宏观的外部环境与微观的学校内部环境两个层面创造条件,使各类高校各按其位地侧重于培养某类应用型人才。
  从宏观的外部环境来看,首先,要创建“学术并重”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重学轻术”的社会文化现象,对大学也不例外,认为只有研究型大学才是大学的最高价值追求。其实,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校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高校并无高低之分,每一种类型的高校都有可能成为那一类型中的一流,也可能降为末流。中国需要世界一流的大学,同样,中国也需要世界一流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术型和职业型,研究型与教学型高等院校一视同仁,破除社会上重理论轻技术的偏见,创造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各按其位、办出特色的制度环境。其次,引入产业运作机制,引导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分类。引入产业运作机制,一方面能调节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形成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资源配置规则和高等教育办学机制,实现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高校与产业紧密合作,培养为产业界所欢迎与接受的应用型人才.各层次类型高校在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有利于形成各高校合理并存、共赢互补的办学格局,从而保障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都有适当数量的高校承担培养,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平衡.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各层次高校会根据自己的优劣势分析,培养它最有优势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层次。再次,改革单一的、以学术性和投入水平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和层次日趋多样化,它们起点不一,条件各异,单一的、以学术性和投入水平为导向的评估体系很难涵盖所有高等学校,更不能用精英教育的标准来衡量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衡量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应该是看它能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的人才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
  从微观的学校环境来看,要实现分类培养的格局,一是各学校要明确自己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在精英化高等教育阶段,人们往往把专科院校、中专院校培养的人才称为应用型人才,其他本科院校都培养学术型人才,目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市场经济的确立,大量的本科院校包括研究型大学也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概念外延的扩大导致了不同类型层次高校要培养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满足社会对不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二是按不同类型应用型人才特点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目前,许多高校只是追求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校师资,这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被忽视的一个问题。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建设一支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的师资队伍。为此,聘请一定比例的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事业人员担任高校专任教师或兼职教师,形成“能力本位”的制度环境是高校的当务之急。为此,高校可以实行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那些专业技术性强的工种,必须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才能聘用或应聘。三是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定位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打破学科深化型的“深桶式”课程体系,围绕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能力、知识需要,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心的课程体系。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