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作者:杨万柱 郭惠昕 肖伟跃 倪桂林

设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需要。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坚持机械、电子技术、计算机相结合,构建了机电结合的教育教学平台。加强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利用地方企业资源,实现了高校、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共同目标下的教育功能耦合,构建了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平台。“两个平台”构建了良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环境与条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机电结合、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2.四个课群
  通过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以“基础与人文、设计与制造、信息与控制、实践与创新”等4个课群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同时,按“公共基础实践、设计制造基础实践、机电结合实践、综合应用与创新实践”等4个实践教学群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构。新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4个课群和实践教学群总体串行、局部并行,功能明确,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规律,既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的通识教育要求,又体现了机电结合、强化实践、鼓励创新、凸显个性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理念。
  
  3.三个并行
  通过人才培养途径、培养方式的创新与改革,拓宽了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培养时间(t)与培养空间(k),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S),形成了三维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S=f(t,k)),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并行”特色。
  
  (1)理论与实践并行
  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组,根据能力培养的要求设置校内实践环节,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教学的同时,学生可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实践,在真实的工程环境里验证、应用所学知识,强化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2)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并行
  通过构建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平台,把以往大学生毕业后的企业再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的岗前培养并行,有效缩短了机械专业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成熟期。同时,增加了学生与企业的亲和力,也给企业发现、培养、聘用优秀人才提供了平台。
  
  (3)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并行
  把课外的自学、社会实践、专业调研等纳入培养方案;通过与校外指导教师之间的师承关系,有利于让学生学有所长、凸现个性;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较早地受到工程环境、企业文化的熏陶,创造良好的“隐形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教改实践,学生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得到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校企结合的实践教学也取得了明显实效,得到了参与实践的试点班学生与实践教学基地的充分肯定与普遍赞扬。首届试点班毕业生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目前已经全部被周边和沿海企业录用,签署了就业协议,其中被校企联合实习基地直接录用30%以上。教改项目的理论研究与教改实践均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办学特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