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

作者:杨万柱 郭惠昕 肖伟跃 倪桂林




  近年来,很多有远见的内地企业家已经调整了自己的人才质量观与人才引进策略,把“基础扎实有潜力、实践能力强上手快、思想稳定留得住”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标准,把地方本科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作为人才引进的重点考察对象。
  面对这种形势,我校基于工程应用与开发这一工程特征,将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于机械、电子、计算机一体化的应用型工程教育,面向现代化的机电行业,直接为地方经济服务,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工程实践与技术开发能力,从事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基层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充分的研究论证,确定了“以工程素质训练为基础,以现代制造技术为主线,机电结合,校企联合,注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地方企业培养基础好、上手快、能力强、留得住、有潜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改革基本思路,通过不断的教改研究与实践,探索地方高校机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逐步形成机械类专业的地方院校特色。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与举措
  
  在合理确定机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的基础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结构和策略体系”。本着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强化素质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办学条件和地方教育教学资源,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培养途径与实践教学机制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进行大胆的探索与改革,从而从整体上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达到机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优化与重构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
  
  1.通过整合与重构,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拓宽课程的时空界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加了部分能力培养课程。如在强化英语教学的同时,增加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课。把学生课外的自学活动与课外社会实践纳入培养方案,强化了对隐形课程的管理。如专业调查、实用技术文体写作、CAD/CAM软件应用等课程均由学生自学完成,并将课外科技制作、参加竞赛、发表论文和作品等均可记入相应的学分,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充分张扬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课程体系规划使培养方案立体化
  通过改革,新的课程体系由“基础与人文、设计与制造、信息与控制、实践与创新”四个教学群组成,理论教学总课时由原来的2600学时缩减为2260学时,而实践总课时达到46周。新的课程体系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与机械专业的学科基础,体现了通识教育的要求;坚持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工程数控技术的教学与实践不断线,有利于构建机电结合的教育教学平台。此外,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构建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机制,有利于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新的课程体系对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显形与隐形等培养过程进行全面规划,形成了时空立体化培养方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3)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整合
  对课程进行纵横整合,理清教学内容之间纵横交错的有机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人为割裂,使学生建立有机融合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同时,通过整合还可以减少理论课程教学时数,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强化留出空间。课程整合情况如下表。
  
  
  2.通过实践教学体系重构,建立实践教学新机制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形成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的关键。按照实践教学环节的性质与作用,把实践教学环节重组为“公共基础实践、设计制造基础实践、机电结合实践、综合应用与创新实践”等四个实践教学群,在夯实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的前提下,注重机电结合实践,构建机电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1)设置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依附于课程、为课程教学服务,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此,把实践环节与课程相对独立出来,设置部分综合性、应用型实践教学环节。如把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机床夹具设计、数控技术与编程等课程设计整合为数控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把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整合为机械设计实践等。重构后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四个实践教学群有机衔接,不断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构建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平台
  地方企业真实的工程环境和生产条件是地方高校的宝贵办学资源。机械专业主动和地方企业联合,优势互补,使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形成良性互动,获得校企双赢。通过协商,湖南文理学院与常德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浦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地方知名大中型企业横向联合,成立了校企联合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委员会和工作小组,从企业选配了校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并完善了相应的质量监控与运行管理机制。从第3个学期起,学生课余可在企业进行专业调查;第5个学期起,企业派出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机械专业的校外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以师徒关系实行对口指导与培养,学生可以在课余随时以各种方式向校外指导教师请教、进厂实习,并完成规定的学习与实践任务。在第7学期“综合应用实习”期间,厂方按本厂“见习助理工程师”的要求给每一位学生安排相应的工作任务,并严格监督、考核和指导。第8学期,在校内外教师的联合指导下,结合企业工程实际,完成毕业设计。
  
  (3)营造工程环境,强化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通过实践教学机制的改革,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实在的工程环境,强化了学生的工程意识。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得到验证,有利于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与融合;经过课内外的工程实践,让学生接触新问题、学会解决新问题,强化了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培养,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通过校外指导教师的对口培养,把以往大学毕业后的企业二次培养提前到大学三年级,缩短了大学生的成才周期;通过建立师徒关系,学生可以较早地感受企业文化,建立与企业的感情,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发现、培养和留住优秀人才。此外,校企联合还为高校教师的科研实践提高了平台,有利于地方高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特色
  
  经过4年多的教改研究与教改实践,本院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得到了实质性改革或更新,在初步构想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并形成了优化理论教学、强化实践能力、校企联合培养的“2--4--3”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1.两个平台
  根据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需求,加强了机电结合的教学软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以适应地方经济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