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简论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和教育

作者:程振凯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特别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扎扎实实地做好大学生的生态环境文明意识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一、大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现状
  
  近些年来,许多高校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开设环保课程,大部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和责任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有的学生能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但有的学校对生态环境教育不够重视,起步较晚,措施不力,致使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淡薄,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的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其表现;(1)浪费自然资源的行为。长流水、长明灯、乱扔馒头、乱倒饭菜、没有用完的本子,随便扔掉的现象时有发生。(2)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的学生不爱惜公物,甚至破坏公共财产,毁坏公共设施。有的践踏草坪,攀折花木。(3)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有的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胶、乱扔果皮、纸屑、废弃物、乱扔废电池、在露天焚烧杂物。(4)攀比消费,比吃喝阔气,比时髦,花钱大手大脚,摆谱显阔。节日或生日,贺卡满天飞,殊不知节约用纸或少寄贺卡就是间接保护了森林和河流。由此,对他们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环境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目前,人类面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壤荒漠化、大气污染、淡水资源枯竭与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十大生态环境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由于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国每年经济损失达265亿元。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在人类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中,人类起主导作用,负主要责任。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破坏生态环境就是自取灭亡,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2.生态环境资源意识与人均资源意识
  传统社会不认为环境是资源,认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价值的、可以无偿使用;是无主的,认为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枯竭之虑。生态环境意识的产生,要求改变对环境资源的这种态度。它强调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它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它是有主的,属于国家财产。为此就要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社会物质生产中对资源要分层利用、循环利用,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是基本国情。中国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中国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屑资源“小国”。中国钢铁、煤炭、石油、粮食、棉花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也较低。为此,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要牢固地树立起人均与国情意识。
  
  3.全球生态环境意识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全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各国人民在开发利用其本国自然资源的同时,要负有不使其自身活动危害其他地区人类和环境的义务。因此,生态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如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消失等;不仅关注日常生活中局部和近期影响层次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整体和远期影响层次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4.生态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
  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异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
  
  5.生态环境法治意识
  经过多年的努力,截止到目前我国制定颁布了9部环境保护法律,10多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30多项环境法规,466项环境标准。要大力开展法治教育,提高公民的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意识。要使大家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都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懂得什么是法律所鼓励或允许的,什么是法律所反对或禁止的,学会运用环境保护法来维护自身的环境权益,并敢于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6.人口意识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而,环境意识在人口政策上要求计划生育的同时,把人口增长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既控制人口的数量,又提高人口的质量。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7.生态环境道德意识
  生态环境道德作为人类可持续生活的道德,是一种新的世界道德。它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这种道德原则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且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地球自然有其内在价值。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人类,相反,我们人类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在一个家园中。生态环境道德要求人类尊重自然;用爱护自然的活动取代征服自然的行为;用人类保护自然的自觉调节来取代自然本身的自发调节;用人类对自然的义务感来偿还人对自然的占有和利用。生态道德的伦理原则和规范一旦进入实践发挥作用,就会导致人类经济生活发生许多重大变化。生态环境道德,是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道德要求,是新时代人类处理环境、生态问题的新视角、新思想、新举措,标志着新时代人类的道德进步。
  
  8.科学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意识
  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引导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倡适度消费、理性消费、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等挥霍性消费观念和行为。提倡合理享受,反对无理性的过度消费和仅仅为了自己、为了今天的极度自私的享乐主义观。提倡人们过简朴的、绿色的、生态的、环保的文明生活,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形成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道德风尚,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9.可持续发展意识
  发展不仅限于增长,持续更不是停顿。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传统发展战略是以谋取国民生产总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