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亟待改革和完善

作者:蔡映辉

所取得的成果,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说明:
  1.课程广泛性得到一定幅度的扩展。改革启动的当年,全校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总数只有1750门,到了2003年底,这个数字已经达到2100门,到2005年,实现我们预期的3000门的指标。
  2.课程类型初步实现了多样化,为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第一是在课程的时间量上,可以大体上划分为长课程(每学期授课14~18周)、短课程(每学期授课4~8周)、讲座式课程(每门课程授课2~4周)三种类型。基本上消灭了长课程一统天下的状况,使课程安排具有了更大的弹性和灵活性。第二个是课程组合方式的多样化。除了过去通用的几个大的模块(如公共课程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外,也设计了方向性的课程模块,以供学生选择。第三个是课程实施方式的多样化。操作型课程、实践型课程、自学型课程、研究型课程、设计型课程等等多样的课程实施方式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并在大学里扎根。
  3.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的改变。把原来主要按照课程授课时数来计算工作量的办法改变为主要以教师实际讲授的课程门数和质量并参考一定的讲授时数来计算工作量的办法。
  4.课堂授课时数的大幅度减少,其他教学形式的大幅度增加。到2003年10月,厦门大学全校课程的课堂讲授时数比改革前总体上压缩了近1/3,既增加了学生自学时间,也为课程内容的弹性化和模块化留出了充分的空间和余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把培养模式的改变落实到课堂上,
  5.学科交叉和渗透的目标的初步达成,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格局初步形成。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打通一二年级的基础课程,实施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模块分为全校通识教育模块和各学院通识教育模块。把原来的专业模式中,将基础作为手段、专业作为目的的格局,改变为把专业或专门化作为手段,而把通识教育或基础宽厚作为目的的格局。
  6.因材施教原则的进一步落实。外语和计算机的分级教学、学生选择专业及课程的一定程度的自由度的增加,都可以看作是因材施教原则的进一步落实的标志。
  7.广大干部和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的明显提高。其中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修订教学计划之前做了三次系列讲座。这三次讲座是专门为新一轮教学计划的修订而准备的,带有辅导报告的性质。而学校并没有硬性规定都要来听。但出乎预料的是,在期末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三次报告的听讲人数一直没有减少。此外,几个试点单位和公共课程的开设单位,都主动提交各自的改革方案,并积极配合学校的改革出谋献策。
  令人欣慰的是,关于这一改革的实际价值,不仅在厦门大学得到了体现,目前也正在汕头大学推广。从2003年改革开始至今,汕头大学已新开出课程近500门,所有学院实行了以跨学科或大领域培养,校本部主修领域对外开放的专业达到14个,压缩了主修领域课程数量,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实现分级教学和小班制教学。重新制订了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调动了教师的开课积极性。通过在这两所大学进行的改革实践和所取得的改革效果,我们很有把握地认为,如果在实践中不折不扣地将我们的打算和构想贯彻下去,把这项改革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推广,那么就会在我们国家高等学校的教学领域引起一场不小的革命。其结果,将是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改变。
  
  突破口和试点的选择是事关改革成败的关键
  
  蔡映辉:可以说,教学运行机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一系列人、财、事的改革。在进行这一系列改革过程中,阻力是可想而知的。您是如何克服改革中的困难?在改革过程中,主要遇到哪些阻力?
  王伟廉:我们的教学运行机制的改革,改革过程的理论涉及到改革小组的组成、突破口的选择、试点单位的选择、改革动机的形成、改革成果的巩固、改革的推广等一系列的问题。改革的突破口问题是一个事关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性问题。我们选择的突破口主要集中在管理上。突破口的内容在最初的主要设想包括以下几点:提倡“一人多课、多人一课”,鼓励教师开出更多高质量的短课程。把原有课程的授课时数平均减少1/3。把过去按照教学时数(课时)计算教师工作量的办法,改为主要按照课程门数和质量来计算工作量的办法。教师压缩掉的三分之一的课程时数,要求教师开设一门短课程,新开设的短课程的授课时数可以比压缩掉的时数少。为保证被压缩的课程的质量不受影响,也为保证新开出的课程的内容符合人才培养的方向,并保证质量,在组织上成立校、院教学委员会把关。由教学委员会决定哪些新开设的课程可以纳入教学计划。从理论上看,在改革中并不存在哪个方面一定要先进行的问题。只是表明,突破口的选择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使原来无法做的事情能够比较顺利地做下去。但各个学校的情况不同,可能在突破口的选择上会有不同。据了解,很多学校都比较赞同从管理上开始入手,特别是从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方式入手。因为这样做可以直接使改革切入主题。
  改革试点的选择并不是可以随意进行的。试点选择的好与不好,直接关系到改革的进展速度和顺利程度。国外的研究显示,选择试点应该考虑接近性、关联性、适合性、影响性和准备性。在我们选择试点的时候,认真参考了上述五个因素。最初,为了使试点更加全面,我们准备在厦门大学的理、工、文三个学科领域各选择一个学院作试点。后来因工学院不大符合上述因素中其中的几条,所以只好放弃。最后选择了化学化工学院和人文学院作为试点。
  化学化工学院是厦门大学最强的学院,有6名院士,是国家物理化学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院。因此在关联性方面独具优势。此外,该学院目前进行的改革在很多方面与学校的改革目标相一致,并已做了一些工作。基本符合“准备性”和“适合性”两个因素。至于改革小组对试点的影响性和接近性,虽然没有很特别的地方,但中国高等学校的校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领导,与西方大学相比,应该说对各学院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人文学院是厦门大学最大的学院,有四个系,其中历史系和中文系曾是过去最强的两个文科系,教师队伍阵容整齐。这个学院参与改革对推动学校整个人文社会科学各学院的改革应该说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人文学院很早就开始了改革,特别是针对学生在课程方面的选择权的增加的改革措施,与学校的改革方向极为一致;加上该学院比较主动地与学校领导和各有关的职能部门汇报改革的进展,并争取学校的支持,所以也比较符合上述的几个因素。我们后来在一年后启动了另外三个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和法学院)的改革。
  教学运行机制的改革在最一开始碰到的问题,就是改革动机的形成问题。根据研究,在改革动机形成这一阶段,有两个因素在起作用。一个因素是要有改革的压力或“心理冲突”。学校或学院要进行改革,其领导和教师必须首

[1] [2] [4] [5]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