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亟待改革和完善

作者:蔡映辉




  王伟廉,汕头大学副校长、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曾任厦门大学教务处处长,以高等教育基础理论、比较高等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尤以高校课程和教学理论研究见长。他较早对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实践上通过在厦门大学和汕头大学的改革,总结出丰硕的成果和经验,于2005年出版了专著《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研究》。这些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中国大学教学改革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笔者近日就“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的相关问题采访了王伟廉教授。
  
  进行教学运行机制改革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蔡映辉:您早在1994年的一篇文章中就提出了“教学运行机制’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是什么促使您对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进行研究?
  王伟廉:可以说,在1994年提出教学运行机制这一概念时,就开始酝酿把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并提出了从动态上建立教学活动的机制的构想。教学运行机制从性质上讲,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它的主要测度标准是它的弹性(或叫做柔性、灵活性)。从理想主义出发,现代大学的教学运行机制应该是一个能够很好地适应由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三个方面提出的各种要求的柔性机制。
  如果从内容上做静态观察,教学运行机制主要涉及教学活动中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及其管理问题。第一是培养方案编制活动及其管理问题。这是教学运行机制中最核心的内容,也是整个高等学校特别是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它与当前中国大学所寻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要求对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活动过程也做出相应的改变。而这种改变需要服从一定的规范,并从制度上加以固定。这就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生成过程的规范管理,也是通常所说的课程管理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
  第二是能够保障培养方案顺利实施的资源配置活动及其管理问题。在各种资源的配置中,教师的配置以及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技能和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规则等处于核心地位。其他方面的资源配置还包括;经费的配置、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的配置、图书资料的配置等。同时,对这些资源以及配置程序进行管理是确保资源配置活动健康开展的关键,因而也是教学运行机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第三是培养方案的实施活动及其管理问题。培养方案的实施需要相应的空间和时间,也需要一定的弹性和可伸缩性。教学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从性质上看,这个过程既是一个认识过程,也是一个学生身心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既有科学性、规范性、共性的一面,也有艺术性、创造性、个性的一面。因此,对教学过程的管理同样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和规范性,也要给教师和学生留下自由发挥、想象的充分的空间和时间余地。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这一环节上营造一种气氛和环境,并用政策和制度加以保障,使我们的教学活动环境具有一定的宽松度和自由度。
  第四是培养方案所服务的对象的需要的满足及这一过程的管理问题。学生是教学改革的服务对象和直接的受益者。学生的学习习惯、思想观念以及对教学改革的理解等都对教学改革的成果的获得和巩固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要“以育人为本”,把学校工作的中心放到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方面来,使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得到满足。学生及其管理这个环节,是教学运行机制改革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为什么要对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进行研究?这个问题要先从时代背景谈起。现代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市场经济的时代,中国的大学面临两个具有重大挑战性的问题:一个是从宏观管理体制上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大学与市场、政府三者之间的新的关系,这是大学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适应问题,可以把这一适应称为“外部机制适应问题”。另一个是从大学内部适应因外部社会变化以及时代发展所引起的以培养模式为核心的科技发展、社会发展、个体发展和大学课程之间的新的关系,这是大学系统内部的挑战和适应问题,而现存的教学运行机制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各种需要。因此,改革原来的教学运行机制已是无法选择的必经之路。这项改革对未来中国大学自身的发展,提高应对外部世界变化挑战的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再者,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研究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是必须的。若从专业和课程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各国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从宏观上看可以表现为一个连续统一体:即由两个极端以及散布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各个点组成的连续统一体。其中一个极端是“专业模式”,典型的例子是前苏联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先确定专业(或专门化)口径,再考虑课程的设置。另一个极端可相应地叫做“课程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先确定专门化口径,而是通过学生的选择,形成不同学生各自的知识能力结构。这两种极端的模式,一个是规定性的,没有选择余地,一个则是“形成性”的,是在选择中形成某种知识能力结构。当前世界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西方国家有从形成性的模式这个方向逐渐向规定性的这个方向扩散的动向,而我国和俄罗斯则正好相反。其共同的趋势是寻求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而不是固守一隅。也可以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的发展趋势是在自由选择和规定之间寻找某个“平衡点”。而所谓平衡,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实现培养模式上的多样化。另一个思想是,由于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应允许根据这些因素使学生在选择上也能多样化,而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面临同样的选择自由。所以,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满足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多样性要求,课程的一定程度的广泛性就成为一个基本的条件。同时,减少我们现有课程的授课时数,留下空间开设新的课程,使课程的“可组合性”或“可拼装性”达到一定的水准,才有可能使我们的整个课程体系变得富有弹性,从而使人才培养模式变得多样化。而这一任务也就是大学教学运行机制改革所要完成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可以说,对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以柔性的教学运行机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运行机制
  
  蔡映辉:不管是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方面还是在高等学校管理的实践方面,您都有一定的建树,对我国高等学校的具体运行机制也非常熟悉。您提出要以柔性的教学运行机制代替刚性的教学运行机制,这两者有什么不同?能否给我们描绘一下柔性教学运行机制?
  王伟廉:我国高校的教学运行机制的主要缺陷是在性质上过于刚性。这种刚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培养方案中内容太多,特别是讲授内容太多,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太少;二是学生选择学习内容(专业、课程)的余地太小;三是面对市场多样的需要和变化以及科技发展的需要做出及时调整和变动的能力太低;四是课程广泛性或总

[2] [3] [4] [5]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