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以“用”为本 以“特”兴校
作者:陈小虎 邵 波
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这是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一要紧密依托行业和当地政府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是由原行业性院校下放地方后合并升格而来,基本上都属于地方性院校,同时又具有比较鲜明的行业特色。一方面要自觉依托地方办学,主动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同时要不能脱离原有的行业特色,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行业结合优势,努力构建以教学带动科研上水平、出成果,以科研推动产业上规模、出效益,以产业促进教学上质量、出人才,科研和产业最终服务于教学,落脚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的产学研合作教育运行新机制。
二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实现学校事业发展目标的先导性和基础性工程,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为核心,深入探索和总结适应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所需的师资队伍结构、素质与能力研究,积极建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素质结构,以培养和引进应用技术能力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双师型人才为重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形成有利于人才资源开发、有利于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的运行机制。
三要重视应用性科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以应用性科研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普通大学科研的贡献主要在于对一般知识以及自然界及其规律的认识,即“发现世界”,而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科研则集中于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着重于将科学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即“改造世界”,重视的是技术成果转化并以专利性技术与高科技服务社会。为了更好地实现“成果变成品”、“科研变产品”的过程,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着力加强与企业的关系,贯通学校科研与社会需要的路径,实现科学研究一研究转化一产品开发一实际推广运用的无缝衔接。为此,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突破我国传统的高校科研成果通过“技术转让”或“技术支持”等简单的、单一的形式进行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而应通过直接与企业的联合攻关或订单式科研或建立自身的高新技术企业直接从事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成品等多样化、多形式的研产结合模式。工程应用型通过建立自身的科研成果研发基地和校办科技企业等形式,并以之为基础建立自身的校内产学研中心和实验、实训基地,通过项目式教学和实践训练,或者让学生顶岗实习等方式直接参与实际的科研过程与产品开发过程,更有利于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这些产学研教育与实训基地也就真正成为承担学生实习、实训的基地、学校应用科技研究和实践技术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的平台、成为反映现代经济进步和知识发展趋势的现代化研发工程中心和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地,成为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方式改革试验的示范性基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