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如何应对高校教师角色和期望的多样性
作者:沈徽青 程雁雷
2.制度方面
(1)建立切实有效的双向沟通渠道。一方面,教师要有发表创见、提供想法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方便高校的管理者及时了解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情况。具体做法:校长接待日、校长信箱、在校园网上设立专门栏目等。
(2)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建立新的教师培训体系。高校教师的培养一直是重职前而轻职后,这使得教师的成长和进步在就业后主要依赖于内部的动力。缺乏制度方面的支持,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势必缓慢,高校教师也会在原有的角色上一成不变。依靠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教师培训体系,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实现角色的多样化,才能使学校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齐头并进。
(3)实行开放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教师选配上,实行公开招聘,优胜劣汰。扩大兼职教师队伍,对不同类型的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随着人才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不断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继续做好科学设置岗位,健全评价制度和加强聘后管理工作。这一系列制度的完善,都将对高校教师角色的转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3.物质方面
(1)加强学校设施的建设。不仅要求学校为教师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还要为教师提供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尤其是要加强校园信息化、网络化的建设,为教学和科研提供物质保障,为高校教师建立方便、迅捷的交流平台,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化。
(2)提高教师的待遇。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在1986年5月发表的《教育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很少有人觉察到世界经济正处于一场深刻的转折关头,这一转变要求对教育标准做出新的含义,即必须造就出一支能够在全球经济中参加竞争且一比高低的高薪劳动队伍”。高尔基也指出过:“对教师的重要性和紧张的工作估计不足,就会导致正直和有用的教育工作者放弃自己的伟大劳动,而去从事容易赚钱的微不足道的工作”。高校要讲事业留人、感情留人,也要讲待遇留人。高校教师在社会上除了应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外,还应享有较高的经济地位,这是知识经济的要求,也是学习型社会的特点,是社会对人才价值的认同。提高高校教师的待遇是促进教师队伍角色转化的一个直接而重要的途径。
五、几个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关于高校教师角色定位的演变、高校教师角色多样化产生影响的因素以及高校在促进教师角色多样化方面的一些对策,尚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主要包括:
1.高校教师角色多样性的结构如何建构?
2.高校教师在跨学科研究与专业研究上如何相互作用?怎样在现实中处理二者的关系?
3.如何对待不同主体对高校教师角色期望的差异?
4.高校教师自身在角色转换中的能动性如何?怎样控制内外部环境以促进高校教师角色的转化?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