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如何应对高校教师角色和期望的多样性
作者:沈徽青 程雁雷
角色是一定社会物质结构的产物,也是一定文化模式塑造的结果。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为其反应形式的角色也会发生转换。社会期望的结构、内容和性质对角色行为表现起客观导向作用,期望发生质的变化,行为方式也将相应地发生质的转变。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角色本质上是社会身份的持有者,是具有非个性化特征的一群人,其内容表现为行为特征,来源于人们对特定社会身份持有者行为方式的期望。
高校教师是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专门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人员,在角色定位和受社会期望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一方面,高校教师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开展科学研究,还要引导社会文化的发展,其承担的社会职能是多种多样的;另一方面,社会对高校教师的期望主体也是多样的,既包括高校教师对自身的期望,也包括学生和社会其他成员对高校教师的期望。高校教师角色和期望的多样性既体现了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也体现了其社会价值的重要性。高校教师角色和期望的多样性,其实质就是社会成员对高校教师这一群体的社会职能的期望的多维化,简单来看,也可以含义为在各种内外部因素影响下,高校教师从较为单一的角色向多重角色的转变。
二、高校教师角色定位的演变
1.高校教师角色的原有界说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公众、学生及教师自己的关注,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可的有两种观点:一是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二是学习者的角色定位。这两种定位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高校教师工作的性质。伴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教育的发展,原有的定位已不能很好地体现高校教师的社会职能。
2.新时期下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
受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的影响,高校教师已有的角色定位已非常滞后,新时期高校教师的角色必须从较为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新时期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化主要包括: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2)由书籍的讲解者转向学生创造力的激发者;(3)由课程的落实者转向课程的设计者;(4)由“教书匠”转向教学工作的研究者;(5)由道德说教者转向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6)由教育者转向终身学习者。
三、高校教师角色多样化的影响因素
1.社会转型的挑战
当前,我国正由社会转型过程中。在信息社会中,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物的发展变化速度很快,教育必须培养其社会成员预测并应对未来的能力。这对于教师,尤其是高校教师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高校教师必须立于社会发展的排头,必须转变角色并首先接受社会变革的检验。
2.知识经济的挑战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综合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充满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校教师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并成为促进时代进步、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推动者。因此,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必须适时而变。
3.网络时代的挑战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习对于生活来讲,不再仅仅是一个先行准备的阶段,而是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网络时代对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1)网络时代对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2)网络时代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3)网络时代对教育内容的影响;(4)网络时代对传统教师权威的影响。
4.人类知识状况的变化
(1)当代人类知识状况的发展趋势,随着人类知识进化步伐的加快,当代人类知识的状况呈现出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融合、知识的大众化、知识体系的综合化、知识激增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等多样化趋势。
(2)高校教师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当代教育所培养的人一定是能够适应这种新的知识状况的人。因而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实现由从分科教师到跨学科的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到知识的组织者;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习的促进者;从重知识掌握问题到重知识伦理问题;从重间接经验到重直接经验等知识传递方面转变自己的角色态度和行为方式。
5.教育的转型
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转型为信息社会以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社会的重大变革。教育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必然随社会转型而变化;作为教育的承载体——高校教师,其角色也需重新定位。教育的转型主要有:
(1)在封闭式教育转型为开放式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既是知识的输出者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
(2)在继承式教育转型为创新型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由书本知识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者。
(3)在职前教育转型为终生教育的背景下,教师既是知识的给予者更是学习方法的给予者。
(4)在整齐划一转型为个性化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由强调统一性的教育者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者。
四、如何应对高校教师角色和期望多样化
高校教师角色和期望的多样化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提出的迫切要求,学校应当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帮助教师实现角色的转换,主要包括:
1.理念方面
(1)强调“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无论从教育的本质上看还是从管理要素的重要程度来看,“人”都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学校要培养一流的人才,必须依靠一流的教师,管理者要想管理好学校,首先就要管理好学校的“人”。在促进高校教师实现角色多样化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和依靠教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明确教师角色定位并促进教师角色转化。
(2)重视对高校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理想的大学必然是科学研究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从现状来看,我国高校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有所下降,人文理念更显不足。表现在:①人文知识的贫乏,不少教师人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十分欠缺:②艺术修养不足;③人文精神的缺失,表现为“拜金主义”、工作上的敷衍塞责等方面。造成当前高校教师人文素养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目前高校中大多数教师在青少年时期和大学期间没有受过系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的较完整的训练,其负面效应日益凸现。加强高校教师队伍的人文教育,是促进高校教师队伍角色转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必须从理念上加以重视。
(3)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高质量的高校必须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和高质量管理有机结合。由于高校教师队伍在需要上有以下特点:①物质需要的简朴性;②发展需要的稳定性;③自尊需要的迫切性;④成就需要的强烈性。因此在学校管理上必须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如高校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一些“刚性管理”措施的失效。因此,应倡导“柔性管理”、“目标管理”的应用,由于高校教师自尊和成就需要强烈,因此在考核教师业绩时应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不能简单地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在科学的管理理念引导下,高校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因而能够促进发展,有利于高校教师角色的转化。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