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作者:陈 洪
本本位,以优秀的、典范的汉语文章引领学生学习,而不应该是概论式的;其次是语文本位,有别于思想品德和人文知识教育课程。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如何处理好语文的工具性、素质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关系,明确与文化素质教育体系中其他相关课程的分工。
大学语文要姓“语”,即以“语文”为立足点。这是我们从事这门课程教学及教学改革的基本点。如果改来改去,改得“语文”尽失,改掉了本体,就有违这门课程设置的初衷了。“大学语文”还要“姓大”,即相比于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它是在更高层级意义上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培养;应该注意其高等教育的特点,探索不同于中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大学语文课程在很多学校里,还存在着“老师不爱教,学生不爱上”的情况。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应是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参与互动;借助现代教学技术,依托新的网络媒体,逐步建立以师生互动交流研讨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强调并切实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其实这也是对所有素质教育课程的要求。大学语文课程要大力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积极探索计算机信息网络条件下新的教学方式,在努力提高课堂讲授水平的同时,充分重视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保证课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再如十分敏感的教材问题。有人调查统计,称国家图书馆里标注“大学语文”名目的藏书达到1000余种。除了自学考试、民办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用书,当前在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中实际使用中的教材,约有100余种。教材建设中的典型问题是,在某些地区和单位,出于种种可以明言和不便明言的考虑,一些教师拒绝使用高水平教材,少数学校关起门来使用自编教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使用;而这些教材普遍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照搬别人的材料。在目前我委召集的常德会议上,来自各高校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们纷纷提出,为了使大学语文课程“受欢迎,有效果”,应由教育部组织筛选、推荐若干优秀教材,并作为今后课程评估的指标内容,以改变目前某些地方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的反常情况。根据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建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不久将推荐数种品位较高、后续资源丰富、被较多学校接受的国家级规划教材或精品课程教材。推荐教材对问题的解决不会起到绝对作用,但它是一种导向。没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难让学生接受大学语文。教材一定要贴近青年学子,兼顾学术水准和学生的接受,兼顾经典性与时尚性;应该把丰富多样的母语文本世界提供给学生,并通过多元的、高明的、有效的传达方式来实现。
又如课程考试问题。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当包括考试方法的改革。有人建议模仿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开设语文能力等级考试。但在我看来,实行语文标准化考试的难度比较大。因为“语文”更多意味着修养和素质,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和结果、很难量化的。大学语文的思考题目应该是多元的,不一定要有绝对的标准的答案,而是要让学生产生发散性的思维。如果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就会陷入类似于中小学语文教育出现的误区。我认为,语文考试应努力实现知识性和素质性的平衡,而这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与探索。
要成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所在学校的认可和支持。诸如课程改革的规划和实施;师资队伍配备,专门教学机构的设立,教学后备人才的培养:对有志于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青年教师的政策性扶植,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开展教学改革;设立高水平的教师研修中心,组织好师资培训;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均需要由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撑。与此同时,从事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师也需奋发努力,处理好专业性研究与大学语文教学之间的关系,从多方面创造条件,以教学实绩显示出大学语文课程的独特意义和价值,寻找自我提升和被人认可之道。
我们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也要进一步发挥专业指导作用,搭建起一线教师交流的平台,以便各学校相互启发,取长补短,促进大学语文课程质量的提高,为汉语及其文化的传承,尽我们学科的力量。
陈洪,南开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教育部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责任编辑:陈立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