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作者:陈 洪
关键词:大学语文;公共必修课;母语教育;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近来,大学语文课程受到媒体和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一门课的话题,为什么会变得这么热?这“忽然”变热有复杂的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政府对“软实力”即文化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视,我们在全球开设孔子学院和汉语教学培训基地,主要目的就是让中国文化以汉语为载体走向世界,以适应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需要。汉语在国际上地位提升有目共睹。
再者,当前,网络等“新媒介”造成了新的语言交往活动。网络聊天、博客写作、短信互传、青春写作等活动使汉语的形态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些非规范的解构性语言对母语的冲击十分剧烈,大学生所受影响相当明显。
还有,外国语主要是英语在统一考试的推力下,成为占据大学生在校学习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主攻”内容,而对自己的母语,则因缺乏有效的督导机制和学习动力,高等教育中的汉语学习遭到挤压和冷遇。
在这种情况下,对本国大学生进行母语——汉语文的能力培养和素养教育的紧迫性、重要性日渐明显。顺应这种趋势,200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高校语文课写入国家文化发展纲要,这是前所未有的,体现了执政党和国家意志的重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的素质教育。大学语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承担起历史的重任,责无旁贷。
回顾国内普通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演变,它由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一国文”演化而来,经由50年代的短暂开设,到了上世纪80年代,相当一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少数理工类大学重新设置这门课程;但其后一段时间里,却有减无增。上世纪90年代中期,借素质教育的东风,经过高校同人的努力及往届中文“教指委”和大学语文研究会等组织的大量工作,“大学语文”课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不仅大多数学校开设,有的还定为必修课。
但从课程重设开始,就伴随着不同意见,出现了种种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近四五年来,它更成为文化素质教育中最具争议性的一门课程。争议的焦点,是课程的教学目的,现实的教学效果,由此派生出教材的编法、课堂的教法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变迁和当今学生的知识心理情感状况,颇为突出。
因此,我们考察这一问题,应该有两方面的思路。
一方面,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特殊作用日益突出。语文素养下降,不仅是大学生的问题,也是公众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关乎国民素质的重要方面。此点暂不详论。就大学生而言,中文接受、表达能力差,会直接影响专业学习和思维锻炼、论文写作乃至社会交往、求职就业。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日后的工作来说,祖国语文的素养和能力不可须臾离之。而大学生语文水平的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中小学语文教育经过近年的改革和试验,教材水平很高、很丰富,但教学没有或很难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语文课拆分成知识点和做题训练,语文本来的魅力被忽视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基础语文教育在这方面所能达到的水准,与大学的需要和社会的人才尺度相较,尚有大的距离。大学生的语文继续教育和学习,是高等学校无从推卸的责任。
也曾有人呼吁取消大学语文。现在看来,这是旧体制下的无可奈何之叹,或是近乎短视的见解。大学语文课程具有不可替代性。倘若因为一些困难就试图取消这门课,是不负责任的态度。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大学语文课程只能进一步加强,不可忽视或削弱。高等教育中的“大学语文”,是以提高大学生母语素养为目标的基础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它在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大学语文理应成为各类全日制高等院校面向全体(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成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
不但要在理念上充分认识“大学语文”的重要地位,还要付诸实践。必须改变语文课程在普通高校课程体系中比重下降的情况。高校应该克服困难,合理调配专业计划和学时安排,而不应该舍弃语文教育。我们希望各校将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二年级“文化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程系列,并在教学时间上做出不少于一个学期、40学时和2学分的明确规定。这对在一定程度上制衡目前普遍存在的“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具有积极意义。据我了解,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杨志坚副司长近来都曾专门就此发表过指导性意见,教育部也有望出台有关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定,以便更好地推动各类全日制高等院校切实落实《纲要》精神,确保母语教育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其应有的位置。
另一方面,就其自身来说,大学语文课程又不能安于现状,只有改革,才能赢得社会尊重和师生重视。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是课程建设的根本。为此,我们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举行了一系列调查研讨活动,召集全国同行讨论在新的条件下如何给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怎么开好这门课,有哪些问题需要统一见解和作出规范。
例如课程定位和教学内容问题。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教学主体内容是什么?教学方法应该是怎样的?这些攸关课程根本的理念问题,应该首先解决。我认为,这门课程应放在整个大学课程体系中确定自己的性质与功能:它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教学目的: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别,则在于要摆脱应试的桎梏,明确素质本位,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情怀。而要保证大学语文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关键在于讲什么、怎样讲,在于能否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
根据前述对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理解,我们提倡着眼于对“好文章”的欣赏和体味,把它作为教学的基本内容;根据青年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引人入胜的学习材料,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教师好教、学生爱学”的效果。大学里的中国语文课程应该兼具两种功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接受、表达能力;连带而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审美能力。因此,这门课应该贯彻两条基本思想。首先是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