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研究型大学校际教学改革合作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王 颖

现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解决大类基础课程存在的“拼盘”现象,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在三所高校中加强宣传、培训和推进的力度,使院系和教师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知识视域,以推进通识教育为己任,引导学生提高人文修养,打开思想视野,形成关怀天下、文化自觉与学术探讨的精神。
  
  2、激发兴趣,促进思辨,从制度和资源上保障通识教育的探究性教学活动
  作为三所吸收了全国优秀高中生的研究型大学,我们有责任培养和造就社会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创新中坚。研究型大学的教师集知识的创造者、加工者、传播者和应用者于一身,其研究灵感和研究思路应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及探究兴趣的重要源泉,其科研实力与科研成果应成为更新教学内容、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强有力支柱。
  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强弱,而培养创新能力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从目前来看,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方式,引导着学生按照单一而既定的教学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过分强调知识的堆砌和信息的积累,忽略了研究思路和方法的训练。学生在被动接受灌输的过程中会丧失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动力。
  针对这一现状,三所高校的“十一五”规划中都提出了在通识教育的旗帜下,探索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的命题和思路,强调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的本质是学术性活动,教师在与学生一起探讨的互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授给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训练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这种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双方和教学管理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将在充分调动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推出通识教育课程准入机制,从教学大纲的编制、阅读材料的选定、研讨主题的设计、主讲教师的职责、助教指导计划的拟定、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策略、研讨班教室的安排布置以及课程成绩的评定办法等各个教学环节上规范并促进通识教育的探究性教学,从而确保通识教育课程,特别是大类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3、摒弃功利,开放资源,拓展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空间。
  目前某些高校中存在的专业划分越来越细、专业口径过窄的趋势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过度关注或迎合行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导致教学内容过早专门化甚至职业化。单纯强调人才培养的专业需求或许在短时间内有助于提高学生就业率,而从长远来看却忽视了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宗旨,即全面素质教育和完整人格培养,从而必然导致人才的发展后劲不足,学术潜力有限。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必须以课程资源的充分开放为先决条件。每个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可以根据自身的爱好和兴趣设计出符合其个性化发展需求的修读方案。因此,学校的教学资源供给与学生的课程修读需求之间的失衡是亟待解决的又一关键问题。
  我们的共识是,社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是各种各样的,其种类大大超过了我们学校所能够提供的专业设置。学校很难单纯通过增加专业设置来满足社会需求。三所高校将联手开发和整合科研及教学资源,加大教学管理体制的开放程度,建立起多种跨学科的培养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三、校际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针对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三所高校制订出校际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以三个分课题的形式展开——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大类基础课程的分层设计;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探究性教学活动;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三所高校分别负责其中一个分课题,同时合作承担其他两个分课题中相关的研究任务。具体实施方法为:
  
  1、运用文献评阅法和比较研究法,对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通识教育大类基础课程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课程设置、课程准入、课程内容、师资要求、助教配备、教学形式、质量评估等各个环节作全程考察,归纳总结出通识教育课程的衍变历程、运作机制和发展态势。
  
  2、运用现场考察法、专家咨询法和访谈法,广泛调研国内其他研究型大学在通识教育的大类基础课程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包括课程的设置、论证、调整和管理,汲取有益经验和创新之处,探索通识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定位以及问题症结。
  
  3、运用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和案例分析法,收集本课题三所高校教师、学生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对学校开展通识教育的意见和建议,尤其对大类基础课程运作状况的反馈,分析比较学校在推进大类基础课程建设中取得的成果、遭遇的瓶颈及其根源。
  
  4、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通识教育大类基础课程进行全面梳理。对照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重点思考和分析:
  (1)大类基础教育课程在学校人才培养战略中的角色定位。
  (2)每一大类基础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及整体运作状况。
  (3)每一大类基础课程中个体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和差异互补。
  (4)大类基础课程与宽口径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的对接。
  
  5、完成大类基础课程的分层设计,广泛倡导大类基础课程的探究性教学方法,启动若干个校内及校际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在获得广博而厚实的通识教育基础的同时,具备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对今后的专业发展做出最符合自身特点的选择,实现通识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以上是我们在校际教学改革合作方面所作的一些探索和思考。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过程中,作为学校办学基石的本科教学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切实有效地开展通识教育,才能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顺应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校际教学改革的合作意味着强强联手,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资源共享,将对如何完善中国教育环境下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示范和参照,可以为正在探索中的兄弟院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有助于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三所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有着密切的交往和沟通,如,复旦与耶鲁大学的合作教育中心,与伯明翰大学和格罗宁根大学的本硕合作培养项目,与早稻田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网络合作课程;又如,上海交通大学与密西根大学合作建立的共融模式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同济大学与欧洲各国合作的中德工程学院、中意学院、中法学院等。这些国际交流项目意味着三校间的本科教学改革合作成果,其受益人群将不仅仅局限于本土学生,分布在三所高校的各国留学生和交流生将一并享用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实时实地了解和体验中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形式和内涵。
  
  [责任编辑:文和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