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背景与实践

作者:林 杰 李 玲

强调教学要将学习材料与学生先前适应的社会情境中所获得知识和经验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将教学与学习过程看做一种相互关系,因此,在师生之间建立和睦共处、相互理解的关系将有助于学习。“把师生关系作为学习的媒介”这一观念在教学发展中被树立起来。教学发展中心要帮助教师懂得倾听、理解和收到学生的反馈。
  
  二、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活动与组织
  
  1.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过程
  美国大学教学研究与实践领域的资深学者韦默(Maryellen Weimer)指出,在大学教师发展过程开始之前,必须揭穿两个关于课堂效能的神话:第一个是“没有人知道什么能使教学有效”。她引用Sherman等人的研究结果认为,有效教学具有特定的组成部分,可以在大学教师发展项目中得到解决;第二个是“好教师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塑造成的”。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属性之后,如果大学教师想提高自身的效能,他们可以去实践。每个教师都与众不同,由教师自己去发现他们能把什么做得最好,并在这些强项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韦默相信,如果当前的大学教师发展项目侧重于增强教师现有的优点,那么这些项目对他们会大有裨益。
  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韦默提出大学教师的教学发展过程包含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形成教学意识。目标是:大学教师要对教学策略、技术和实践及其所隐含的教学假设有较清晰的认识。活动内容包括:用一览表来指导教师进行自我观察和自我反思:回顾自己的教学录像实例;通过阅读积累想法和思考:回顾课程材料。
  第二步是收集信息。目标是把教师对自己教学方式的认识与其他人的反馈进行比较,教师需要向学生和同事收集信息,这些信息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观察者如何看待该教师的教学;特定的教学政策、实践、行为或三者的综合体是如何影响观察者的;观察者认为可供该教师运用的政策、实践和行为应该是什么。活动内容包括:用调查表向学生收集信息;参观同事的课堂,并邀请同事参观自己的课堂;参加工作坊和习明纳。
  第三步是对变化做出选择。在这一步中,教师需要对变化做出两种选择:应该改变什么以及怎样去改变。活动内容包括:确定改变什么;鉴于教育目标和优先发展项,评论可能要被改变的政策、实践和行为;鉴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获得的信息,确定如何改变教学政策、实践和行为。
  第四步是执行备选方案。教师要把上一步中设想的变化付诸实践,纳入教师所参与的教学发展活动中。活动内容包括:系统地、专注地整合这些变化;逐步地适应这些变化。
  第五步是评价备选方案。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通过自我观察和向他人收集信息,教师了解到应该如何去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进而教师对变化做出选择并付诸实践,继而对这些变化的效果进行评价。
  
  2.大学教学发展项目(IDP)
  教学发展项目指的是一些旨在改进大学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这是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最早也是最广泛的组织形式。进入60年代之后,高等院校的教学发展项目得到了联邦政府拨款的大力推动。到70年代中期,美国有一半的院校建立起教学发展的项目和机制,其中大部分项目主要依赖于基金会的外部支持。在基金会的支持下,大学教师发展活动通常与大学教学与学习的研究计划联系在一起,如西北大学,密执安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师发展活动。
  美国大学教学发展项目的专家森特(John A.Centra)开展的调查表明:教学技能发展实践在改进教学方面是有效的,大学教师更愿意参与此类实践活动,大学教师发展项目的焦点问题必须是教学的改进。
  但并非所有的教学发展项目都是积极有效的,列文森(Levinson-Rose)等学者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回顾,得出结论认为很多项目只提供肤浅的经验,主要侧重于特定的教学技术,而对大学教师的教学环境及其先前的知识和经验未加考虑。因此,需要对这些教学改进项目进行评价。
  
  3.教学发展活动
  美国高等院校中开展的教学发展项目通常是和一些具体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教学发展项目的主要形式就是大量的发展实践和教学改进活动。这些活动综合起来也就构成了教学发展的整个过程。
  (1)材料阅读,对大学教师而言,阅读是一件易事,通常教师都要定期阅读和学习材料,因此阅读习惯很容易养成,而且阅读也并不需要高科技装备。对大多数院校而言,在教学发展项目中,与其他活动相比,阅读是一种经济节约的活动。阅读能够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并促使教师形成教学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2)录像和微格教学。通过观看自己课堂实况的录像,教师能够明确自身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积极寻找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录像带,也有助于教师从不同的侧面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师既可以单独观看,也可以和同事一起观看,并且就某一个教学问题进行讨论,深化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录像使得讨论更有针对性,更加客观,有据可依,尤其是将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教学录像向缺乏经验的新教师开放,使得他们多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3)同行对话,这类活动首先是习明纳和工作坊,其次是小组讨论,最后是同事之间私下交换意见。此类活动旨在鼓励教师就大家关心的教学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帮助教师明确自己的课程目标,形成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也有助于教师形成教学意识,相互之间进行鼓励,并评价那些新的政策和实践活动的效果。即便是不同学科的教师,由于面对相同的学生群体,很多教学问题是共通的,所以有交流的基础。
  (4)教学观察。教学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在教学评价和人事决策上有重要的用途,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发展活动,对他人的教学进行观察,不仅是被观察者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也是观察者学习他人、提高自己的过程。教师先对其他教师的教学进行观摩,以增强自己的教学意识和学习教学技能,继而要求同事对自己的课堂进行观察,查找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技能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学观察尤其对新教师非常有用。
  (5)学生的反馈。此类活动为师生之间就课堂教学问题进行交流提供了机会,具体方法有二:一是运用质量控制技术,即由班里的一组同学定期与教师开会交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会议的主题包括关于家庭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关于考试的讨论、关于讲义材料的进度和组织、关于教师在课堂上对提问的运用等,这种方法尤其适合大班教学,教师不能保证与每位同学交流,但可以通过与这些学生代表交谈,了解他们的心声;二是采用小组教学诊断法。待教师授课一段时间后,介绍一位教学发展专家给全班同学,由他来收集学生学习经验方面的信息。全班同学被分成若干小组,各个小组分别向这位教学发展专家汇报意见,最后专家再私下把这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