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背景与实践

作者:林 杰 李 玲




  摘 要:教学发展始终是美国大学教师发展运动的核心组成部分,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有效而成熟的活动方式与组织形式。这些将对我国的大学教师发展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大学教师发展;教学发展
  
  教学发展(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是指一些旨在提高教学技能的活动,内容包括:对学生学习差异的理解、课程的组织和设计、教学方法的改进、课堂中教育技术的运用、学生的评价程序等。20世纪60年代前,美国的学院和大学很少关注大学教师的教学发展问题,极少有学院和大学提供持续的教学改进计划,尤其是对教学的参与性支持,缺乏致力于教学发展研究与服务的专业人员。在1958—1968年这段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大学研究费用翻番,规模急遽扩张,普遍重视、支持教师的学术研究,针对教师发展活动的支持几乎都是学术休假和专业会议等形式的学术研究项目。
  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深入,美国的学院和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累积起来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其中教学质量的下滑成为学生和大众强烈批评的众矢之的。教师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如何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成为相关专家和学者讨论的热点,作为大学教师发展运动核心组成部分的教学发展开始提上日程。1962年密执安大学率先建立起“学习与教学研究中心”,暨美国第一个大学教师发展中心。随后,美国开始了一场有关大学教师发展的运动,其中教学发展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
  
  一、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背景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压力
  大学教师发展作为帮助教师增强能力的重要手段,在20世纪60年代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运动而兴起。从1970年起,美国高等教育进入“停滞的十年”时期,美国的社会问题尤其是高通货膨胀和其他经济危机,进一步导致了入学率的下降和开支的紧缩。这种状况又导致了教师流动性的降低,大学教师的工作环境受到显著影响。
  遽变的外界条件迫使大学管理者开始重视大学教师发展的问题。高等院校把大学教师发展作为一种手段,来应对学生对优质教学的需求,使大学重新获得公众的支持和信任。在这一时期,创造了许多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方法。约瑟夫(Katz Joseph)等学者的报告说,“绝大多数的大学和学院都发起了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并且特别关注教学的改进”。这种趋势导致了人们对大学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关注:新教师如何获得教学技能,高等教育管理者为促进优质教学能做什么,教学评价在提高教学效能方面起什么作用,等等。
  伯奎斯特等人指出,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大学教师发展项目出现之前,美国高等院校应对所面临的挑战有效的方法是“变革课程”、“招收优秀的学生”、“招聘优秀教师”、“降低生师比”、“建立一个新的管理体系”或者“进行更全面的自学”。在70年代之后,管理者们意识到要帮助教师适应新教学条件,必须采用一种与以往不同的程序,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全新的大学教师发展模型,因此,伯奎斯特等学者把20世纪70年代称为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的成熟期。
  
  2.大学教师教学的改进
  20世纪60年代之前,大多数大学教师是通过模仿德高望重的教授或者向其他教师取经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很少有教师考虑在自己的课堂上开展最适合的教学活动,努力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的教师更为少见。大学教师普遍缺乏改进教学技能的动力,他们的动机主要还是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密切相关。
  同时,在很多高等院校,尤其是一流大学中,开展本科生大班教学的主要是研究生助教,而不是第一流的教授,学生对学院式的课程与落后的教学微辞颇多,在60年代末,随着教师职位的减少和学生抱怨的增多,很多大学开始把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放在教学上,积极关注教学的改进,重新考虑学校的资源配置及其利用效能。
  20世纪70年代,更多有目的和有意义的教师发展项目在许多院校开展起来。大学教师在教学方面无外乎三种类型:第一种是荣誉退休的教授,他们技能娴熟,或可谓“天生的教师”;第二种教师虽不是特别擅长教学,但如果给予积极引导,则非常乐意改进自己的教学技能;第三种教师虽然无能,却要么公开藐视旨在改进他们教学的项目,要么不敢承认自己的弱点,积极地反对改变他们目前的教学实践。显而易见,在这三类教师中,后两种是需要进行教学改进的。
  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一些批评美国高等教育及针对本科教育调查的报告相继出炉,这些报告唤起了人们对学院和大学中的科目和课程内容广度不足、教师过度专业化和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的关注。报告呼吁美国的学院和大学需要给予教学以更多的支持,重建教师对教学发展的兴趣。到80年代中期为止,美国大约60%的学院和大学都确立了某种类型的教学改进计划。
  
  3.教育技术的进步
  20世纪之后的美国教育和教学发展与教育技术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教育技术是和创造性地使用技术资源达到有效教学目的分不开的。甚至有学者把教学发展看做是教育技术的子集,教学发展的“根源在于20年代的视觉教学;30年代和40年代的视听教学;60年代的教育通信、系统设计和管理”。80年代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出现后,很快成为全美教师开发者主要的关注点,许多院校重视利用网络进行教学资源的建设。在利用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事先必须受到培训,要有所准备并得到技术上的支持。
  
  4.教育观念的革新
  加拿大教学发展专家台比斯(Richard Tiberius)将美国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影响了教学与学习实践的观念概括为以下几种:“精通内容的教学”、“促进学习的教学”和“把师生关系作为学习的媒介”。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精通内容的教学”一直是大学教学中的主导观念,它认为教学是研究的副产品,优秀的教师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塑造的,教学是一门只能意会的艺术,而不是一门可以传授的科学,这一观念长期阻碍了对于大学教学的研究。以斯金纳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思潮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盛行的观念,它一方面强调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后天习得,另一方面将教学的重心转向学生的学习。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促进学习的教学”开始逐渐深入教师与教学研究者的头脑,它标志着教师发展专业人员时代的到来,大学管理者承担起支持教学发展的责任和使命,大学教师发展机构中有能为教师进行服务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大学中的教学与学习中心提供了工作坊、咨询、关于教学的研究文献,以及旨在增进教师的知识、技能和策略的教师培训活动,中心工作人员通过传授技能给教师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理论是迁移、定型和塑造的观点。
  20世纪80年代以后,建构主义理论逐渐盛行,它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