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英语专业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作者:张文忠




  4.英语专业研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
  “(英语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表述的是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接受性学习中,师生关系常被比喻成“倒水与装水”的关系。研究性学习有别于接受性学习和个体自发的探究活动。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师生关系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学生获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不仅仅是英语语言知识、文学知识和国情知识等的传授。学生真正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下,在研究的过程中“主动”学习新的知识,综合应用已学知识。这符合当代语言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学习者自主(Holec,1985)的要求,即教师作为帮助者出现,为学习者提供心理的和技术(如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程序和方法)的支持。
  开展研究性学习对英语专业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一方面英语教师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还缺乏透彻的理解,另一方面,正如霍益萍(2001)指出的,在研究性学习方式下,教师失去了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就上述所列举多项课题的内容而言,因为并非现成课本所有,也未必在教师自己的兴趣范围之内,英语专业教师不可能以权威自居,更不用说垄断。通过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教师认识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教师因“材”施教,且因“才”施教,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同时,教师做到教学相长,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目前有关英语专业研究性学习各个方面的探讨有待深入。研究性学习不能取代接受性的学科知识的学习,但它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具有接受性学习所不具备的独特价值,是对接受性学习的一种必要的重要的补充。基于兴趣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促进英语学习的良性循环,而且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于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大纲》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可选的教学方式来推荐,作了笼统的要求,笔者认为这不足以体现其重要性。鉴于研究性学习对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价值,本文提出三点建议:(1)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可考虑增加研究性学习课程,对教学的组织提出具体的硬性的要求,强调研究性学习必须见诸英语专业教学的过程;(2)一线教师要在开展试验的基础上,开始考虑跟研究性教学相配套的多方面工作,如教材的编写和项目的设计等;(3)建设目标为“研究型”的大学的英语专业可尽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研究。
  
  张文忠,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授。
  
  [责任编辑:陈立民]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