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以学生为本 稳妥推进双语教学
作者:张 萍 陈继荭 何丽平
关键词:双语教学; 学生主体;课程改革
高校中为“本”的“人”应该是学生,培养学生是高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要素都要围绕着学生而组织安排,教学质量和效果也是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占着中心地位。因此,双语教学的实施应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一、研究中课程的选样
为了动态研究在开设双语课程前学生对双语课程的期待、双语课程学习初期遇到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达成的目标等。课题组在北京师范大学精心选择了理科的三门双语课程:2004级生物系微生物学课程(二年级下学期)、2005级物理系电磁学课程(一年级下学期)、和2004级化学系有机化学课程(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包括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双语课程经历是:生物系2004级学生从来没有上过双语课、物理系2005级学生是第一次上双语课,化学系学生2004级已经有连续两个学期的双语课程的学习经历。在研究中我们称这三类学生为:A类学生、B类学生、C类学生。
研究的方法是对任课教师的访谈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研究的课程详细信息是:2004级生物系微生物学是二年级下学期大班课程,实际上并不是双语课程,但是课程教师自觉地使用英语介绍专业词汇、专业术语等。2005级物理系电磁学课程是一年级下学期课程,学生是第一次选择双语课程。课程的教师是第二次讲授双语课程,在总结了第一次讲课的经验后,降低了课程的英文比例,课程模式是:选用了一本英文教材和一本中文教材,上课用全英文的电子教案(PPT),讲课语言是大部分中文和小部分用英文,在学生了解了课程的关键内容后,播放原版录像用以复习和巩固学习内容。作业和考试是英文题目,学生自由选择中英文答题。2004级化学系有机化学课程是二年级下学期课程,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一学期有机化学的双语课程。课程教师从2002年到2005年有四年双语教学经验,采用的课程模式是:使用最新的原版教材、突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制作了全套“有机化学”课程的全英文的电子教案(PPT),学生作业和考试全用英语,课堂语言中文、英文各占50%,鼓励同学用英语提问,提高同学们的英语听说能力。
二、双语课程学生学习动机
多项研究表明,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对双语教学改革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全面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看法和要求,对于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成功实施双语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调查研究中设计了“你认为开设双语教学能带给你那方面的帮助”题目来了解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动机,由于学习动机可以是多方面的,这道题设计为多选题,A、B、C三类学生中选择比例为:“扩大专业英语的词汇量”79%、70%、85%;“了解外国最新的专业前沿知识”38%、39%、36%:“为以后出国升学打好基础”36%、36%、41%。这三个选项的比例数在A、B、C类学生中相对一致,表明:双语教学实施与否,实施长短对学生在这三个方面学习动机和态度影响不大。A、B、C三类学生中选择“帮助掌握专业知识”的比例构成46%、30%、67%“提高对专业学科的学习兴趣比”比例构成31%、18%、41%;这两项的B类学生明显低于A类学生,C类学生比例最高,表明在双语教学的开始阶段,语言上的困难影响到专业学习,但随着双语课程学习时间的增加,认为双语课程可以“帮助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对专业学科的学习兴趣”的学生数在增加。选择在双语教学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A类学生占38%、B类学生61%、C类学生67%。表明:经过双语课程的学习认为双语课程“可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学生人数比没有学习过双语课程的人数大幅提高。
学生学习双语课程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相对稳定的,有些是在双语教学的不同时期发生变化的。双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态度,看法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使双语教学能顺利开展。特别是在双语课程的初期,由于语言上的困难使获得专业知识的速度减慢,影响到对专业学科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的渡过困难期。
三、学生对双语课程模式的态度
1.双语课程中的教材
本研究设计调查了学生在双语课程中对使用教材的态度和需求,在只用一本原版教材;中文教材为主,英文教材为辅;英文教材为主,中文教材为辅;中文教材四个选项中,A类学生的比例构成为:7%、24%、50%、19%;B类学生的比例构成为:9%、62%、22%、7%;C类学生的比例构成为:48%、0%、52%、0%;A类(生物系2004级)学生是大学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尽管他们没有学习过双语课程,但是已经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他们中有一半的人认为:一旦开设双语课程在教材选取上可以“英文教材为主,中文教材为辅”;B类(物理系2005级)学生中多一半选择“中文教材为主,英文教材为辅”其原因在于: B类学生是大学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双语课学习的初期,他们的英语水平比二年级学生低,所以在教材选取上的态度比较保守。C类(化学系2004级)是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又已经经过连续两个学期的双语课程学习,在他们中有一半的学生有能力驾驭原版教材,同时仍然有一半的学生希望在双语课程中在使用原版教材的基础上有一本中文教材作为辅助。
双语课程的教材选取,以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参考,在大学一年级使用原版教材学生感觉困难较大,在连续学习两个学期双语课程的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中仍然有一半人需要中文教材的辅助。中文教材对原版教材的辅助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二是知识方面:学生将来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就是考研,现在的考研题都是以现行的中文教材为蓝本的,这也是学生在学习双语课程中,仍然关注中文教材的一个因素。
2.双语课程中的板书和语言
对双语课程中的板书的调查有三个选项:以中文表示为主,专业名词后附英文:以英文表示为主,专业名词后附中文;以全英文表示。A类学生比例为33%、63%、4%;B类学生比例为30%、64%、6%;C类学生比例为7%、48%、45%。表明:在A、B、C三类学生中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接受课堂板书以英文为主的模式。
学生对双语课程教师语言的要求如何?以中文讲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