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加拿大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启示

作者:陈 岗

书多)、快(学习时间短)、省(学习轻松省力)的学习途径。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做课程大作业。学生一开始听到课程大作业的优点时可能会欢迎,但真正实践起来会觉得压力过大,付出过多,又与他们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不同,从而反对。
  我调查了几位留学生,问他们为什么在国内高校学生自己组织团队完成课程大作业很难,有时全班宁愿一起向教师施压,而不是积极配合。而在国外他们都能在第一次上课时,在与同学们都不太熟悉的情况下自己组织成团队?他们回答说:在国内只要学生反复坚持向教师提要求,一般教师都会答应,因为教师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与学生周旋。而在国外教师根本不理会这些要求。在国外做课程大作业的形式已成惯例,所有的课都是这样,学生也觉得应该这样,大多数学生不会提出相反的意见。在国内学习追求的是分数,在国外学习追求的是学到知识。
  在国内,如果课程小组中某一位同学偷懒,其他同学第一反应不是与他进行沟通,而是向老师反映,要求老师在给成绩时有所体现。而在国外,老师如果接到这类投诉,那么这一小组所有人的成绩将是全班最低的。因为课程大作业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专业再优秀也不会成为一个好员工。在国外,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同学们一般是进行沟通,沟通不成,那么这个同学在所有同学中就没有了信誉,在以后其他课程学习中,这个学生将没有人愿意与之组成小组,而一个人单独完成课程大作业是不允许的。这就迫使所有人都要在课程小组中表现努力。
  国内由于采取大作业形式的课程不多,在同学中失去信誉导致的灾难后果不明显。再者国内学生间在考试成绩上相互竞争的残酷程度远远高于国外。高中阶段的竞争为了高考,本科阶段的竞争为了保研,研究生阶段的竞争为了找到好工作。总之在国内一考定终身、分数定终身的大环境中,学生间的沟通和包容变得越来越难。再者国内学生长期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
  
  2.教师压力过大
  这种教学方式除了教师要花大量时间备课,为学生选择参考资料,将本课程有关的最新知识结合进课堂外,还需要花时间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大作业Project题目,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判。众所周知,评判论文的工作量相当大,这对当前已经超负荷运转的广大高校第一线青年教师来说,实在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国内学生还没有适应课程大作业的学习方式,还需要教师花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自主精神。为此,教师还要做一些专业课程教学之外的工作。国内高校,教师普遍觉得压力过大,而且任何年龄段的教师都有同感。各高校都将发表文章作为硬指标来考核教师。教师的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发文章上。
  国外的教师也有压力,在其取得终身教职以前,一般五到七年中,教师必须拿出五篇以上的论文,这一时期,教师们的压力很大,一般都按原来的研究方向做下去,这样比较容易出文章。而创新研究由于失败风险过大,研究初期投入多且成果少,有时几年不能出一篇文章,这些都是没有终身教职保障的教师所承受不起的。一旦取得终身教职后,教师们就可以有时间进行创新,可以承担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当然一直没有文章发出来,学院领导也会过问,但只要将失败的总结及下一步打算阐述清楚,表明自己确实在做事,没有无所事事,一般不会下岗,最多是当年不加工资。
  国外教授的办公环境、科研环境是国内除了少数著名大学外,大多数大学都赶不上的。在加拿大,学校提供了宽松的科研环境,教授们上网查资料不论是摘要还是全文都是免费的,每位教授有独立的办公室,办公室内有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区域每一层都有复印机,全部是免费使用。这在国内一般的普通教师是享受不到的。
  
  3.教学辅助设施和人员跟不上
  这些年来,得益于国家的大量投入,有的高校在硬件上已不落后于国外学校,有的甚至还有所超过。但在软件和人员上还有距离。比如,加拿大大学实验室配套齐全。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及大作业所要求的实验环境由专职实验员负责。每门课都有助教,助教负责改作业,答疑等。图书馆资料充足,特别是电子文献。学校购买了大量的电子文献库,论文等文献不仅有摘要而且还有全文,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使用全部免费。每学期,每个研究生有500张纸的打印额和500张纸的复印额。基本上保证学生学习所需的一切要求。这方面国内只有少数高校能做到,绝大多数高校都存在一定的距离。
  
  4.教学管理跟不上
  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不及格率较高,一般每个班大约有10%~15%的人会不及格。不及格的人就必须重修,在国外由于没有班级的概念,学生可以自己选课,安排上课时间,基本上不会出现选课时间冲突的情况。
  国外高校没有学生毕业率的压力。在国内,哪个老师带的研究生不能毕业,教师有责任,是教师没有把学生带出来。本科班级,毕业率过低,学院领导会有压力。
  国内高校中曾流行一个观点,即学生出学费购买了教师的服务,教师提供的服务必须使学生满意。但是由于当前学生特别是本科生还不够成熟,学生满意的标准与培养学生的目的常常会出现不一致。国内高校有的学生在评教中对要求严格的教师横加指责,给教师带来了伤害。
  国外高校也有学生评价老师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但不是硬性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一般是临到学期结束的某节课,学院管理部门派专人在快下课时来到教室,给学生每人发一张表,完全匿名,学生也可以选择不填写。教学情况问卷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课程本身,主要有课程在线资料是否及时提供给学生、课程最终成绩评判标准是否对学生公布、教师指定的课本和参考书是否对学习有帮助、作业是否对理解课程内容有帮助、考试内容是否与课程内容有关、对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是否满意、是否学到了相关的知识等。第二部分是关于对教授的评价,主要有:是否精心备课、是否提供清晰的教案、是否对授课满怀热忱、教学进度是否得当、课堂教学时间是否有效率、是否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是否鼓励学生在课堂提问、是否及时有效地批改作业和试卷、与学生约定的答疑时间是否准时、是否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第三部分是学生建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但学生不能评价教师的专业水平高低,教师的专业水平是由教授委员会来评价的。学生的意见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核实后送给教师本人,一般非道德上的错误,不会对教师的晋级产生影响,因此教师敢于严格要求学生。
  国外高校采取了学生试听和期中考试后学生可以取消课程学习的方法。就是开学初的两次课为试听课,学生如果觉得课程较难可以取消选此课,这门课的学习费用学校会退给学生。期中考试后,如果学生的成绩过低,学生可以申请取消这门课程的学习,不影响下次学生再选此课,但学费不退。这一政策给那些期中成绩不理想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