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当代知识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作者:李志义




  “显性课程”指的是传统课程,是由教师、学生和同定场所等要素组成,在规定时间、空间内完成规定教学内容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实践活动。“隐性课程”是指除此之外的,能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等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关系结构的等多方面,典型的如学校建筑、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校园文化、校训、校风、学风、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等。之所以将它们称为“隐性课程”,主要是为了强调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隐性课程”没有一定规范,没有固定模式,具有很强的隐蔽性、间接性、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等特征。隐性课程的影响作用是持续不断的和无所不在的,甚至是无意识的。它具有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功能,其效果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它既能促进,也能干扰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隐性课程”建设,应该作为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
  对于“隐性课程”的建设,要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和整体规划。要扩展和丰富那些具有积极作用的“隐性课程”,尽量消除那些具有消极作用的“隐性课程”。当然,许多“隐性课程”是长期积淀的结果,难以一朝一夕形成或改变。对这些“隐性课程”的建设,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对“隐性课程”建设要有大投入,要花大气力,要重点推进。例如,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网建设,加强社团组织建设,加强教风学风和师德建设,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加强学生活动中心建设,等等。美国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学生“信誉体系”(Honor Svstem),可以说是一门具有典型特色的“隐性课程”,做得非常成功。
  此外,在“显性课程”中也包含有“隐性课程”的成分。例如老师的言谈举止甚至着装打扮,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默默地聆听、深深地思考、激烈地争论中渗透出的追求真理、捍卫真理的精神等。这里,我们所说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结合,也包括了“显性课程”中“显性课程”成分与“隐性课程”成分的结合。
  (2)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高水甲研究型大学拥有一流的学科,先进的科研设施,前沿性的研究课题和知名的教授、学者。所有这一切,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隐性课程”资源。德高望重的学者、教授站在讲台上,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的魅力,更有人类探索未知、征服自然的精神,及其使命的神圣与伟大。将科研实验室为本科生全面开放,在课题研究中吸纳本科生参加,让本科生充分享受这些科研资源,使其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这是高水平研究性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优势所在。
  “躬行为启化之源”,我国古代“轮扁论读书”的寓言故事就深刻地揭示了这个道理。一名叫轮扁的木匠闳直言齐桓公正在读的书“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使齐桓公勃然大怒。轮扁却毫无畏惧地辩道:“就拿我制造车轮这行于艺来说吧。削木为轮,要把轮子做得又牢固结实,又旋转灵活,就得有一种极熟练的技艺。譬如辐条和车毂之间的榫接,宽了虽然容易插入,但松而不固:紧了虽然坚同,但无法插入。因此,榫眼必须斫得分毫不差,这种功夫只能靠得之于心,应之于手。这种熟练的技巧只能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养成。我不能单用口授的方法将技艺传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不能不经过实践,就把我的技艺继承下去。所以,我今年70岁了,还得在这里做车轮。依此类推,圣人已死,所留下的几本书,也已成为过去的东西,难道国君您所读的不是古人的糟粕吗?”轮扁根据自己制作车轮的实际经验,告诉人们“实践出真知”。认识源于实践,能力源于实践,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无止境,创新也无止境。
  我校目前实行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一种合效方式。学校规定教授、副教授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讲师,每年要提出至少一项创新性实验项目,每年要指导1~2名本科生开展创新性实验,这就为本科生开展科研实践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有近半数的本科生从三年级开始有机会进入老师的实验室和课题组。在这里,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研究,亲身体验一种科研氛围。他们在与博士生、硕士生的充分接触中,体验科学研究的态度、精神与方法。在积极参与和合作研究中,体验团队精神及其重要性。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可使学生摆脱“只听不想、只学不问、只知不识”的状况,在创造性地获取知识的同时,在科学素养、科学思维、科学道德、洞察能力、评价能力、批评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严谨作风等方面也得到训练与提升。
  当代知识理论揭示了“隐性知识”在知识构成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隐性知识”的特征及转化关系,这对我们转变教学模式、开展研究型教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具有重要启发。同时也对我们传统的“课堂”和“课程”概念及其实践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要在启发中树立新理念,在挑战中获得新突破,肩负起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使命,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责任编辑 杨裕南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