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全面实施本科生科研大力培养创新性人才

作者:张荣红




  摘要: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以及“全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目的在于培养高质量的创新性人才。通过分析国内首饰设计专业方向大学生的培养现状和创新人才培养需求,提出:增加科研学分,全面实施本科生主体科研,把以学生作为主体的科研作为本科生培养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实施以点状项目科研带动面状学习的培养方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渴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本科生科研;科研学分;创新性人才;实施途径;学务指导
  
  首饰设计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专业方向,它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从温饱过渡到追求精神审美层次上满足的结果。随着市场对首饰设计方面的人才需求旺盛,这几年不少高校陆续开设这一专业方向。由于各高校延伸首饰设计方向的学科生长点不同,因此表现出不同的培养模式。大体上可概括出两种:一是由理工科地质类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延伸出来的首饰设计专业方向,一是由艺术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延伸出来的首饰设计方向。从毕业生的就业及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来看,两种类型的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都有欠缺,不能满足行业发展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近两年,国内不止一家珠宝企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高级首饰人才,而花费百万年薪聘请国外设计总监,却又因为国内的具体状况并不与国外相同,导致企业陷入两难境地。因此我们对“首饰设计专业高级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的课题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对象培养跟踪实验,探讨了“增加科研学分,全面实施本科生主体科研”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意义及可能的实施方案。
  
  一、国内高校首饰设计专业方向学生的培养状态
  
  目前,我国高校在首饰设计专业方向的学生培养中,大多注重于两方面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是首饰设计绘图能力的培养,二是首饰手工制作能力的培养。除此以外辅助于与珠宝行业相关的市场营销等课程的学习。由于专业的特点,要求学生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视实习环节。尽管如此,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一直欠佳:学生虽然可以绘得一张漂亮的设计图纸,却不知如何独立完成设计研发任务——用人单位对此不满;学生自己也一直在困惑:学习了一门又一门的课程,考试分数也不低,毕业了却不知道自己今后能做些什么——学生对自己不满。结果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也就是说我们只是教会了学生几门专业课程,没能真正培养学生专业的创新能力。
  在“首饰设计专业高级复合人才的培养模式”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调研,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二:一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培养计划以课程学习为主,学分制也主要体现在课程学习上。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往往以分数来衡量,这是大多数高校及老师的主要观点,也是目前高校推荐免试研究生的主要指标。所以学生习惯于课堂听讲和被安排完成作业,被动学习的现象普遍。二是即使很多学生认识到课程学习不是全部,他们渴望能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但却缺乏合适的途径,更缺乏有力的指导。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寻找一种合适的途径和方式,让学生真正突破“课堂听课就是学习的全部”的现状,营造一种有指导的、有目的的、探索性的学习途径,让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不再是零散孤立的,也不再是抽象无用的,学生的创新性潜能就能得到培养和发展,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我们回顾了在国外访问进修期间所接触到的国外首饰设计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和模式。与国内不同,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需要独立完成一个导师命题或是自选题的项目研究,其过程与我们现在大学老师所进行的科研并无二样。学生非常认真、严肃地完成研究的每一个环节,最后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科研的主体,他们自觉的围绕选题目的去研究,因而普遍表现出更主动、更明确的探索精神,对专业和行业的认识程度也更高。故我们认为:要想改变目前本科生创新性能力培养的不足,可采用的途径和方式是:增加科研学分,全面实施本科生主体科研,把以学生作为主体的科研作为本科培养环节的一部分,并规定以一定的学分纳入到培养计划中,贯穿四年的本科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提高对专业和行业的认识深度,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二、国内高校首饰设计专业方向的科研状态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强调本科办学目标定位要从教学研究型转向研究教学型,认为科学研究是保证教学内容始终反应文化、科技的最新成果,是教学内容始终保持前沿的基本条件,也是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因此高校里都大力提倡并要求教师要从事科研,强调要把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这无疑是有益的,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但高校里的科研活动仅仅是以教师作为主体。研究领域大体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理论型研究。由于首饰设计在国内属于较新的专业方向,和国外同专业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相比较,存在较多的理论研究上的空白;另外为与国际接轨,还需要进行行业发展前沿的研究。二是应用型研究。首饰设计本身属于市场应用型的专业方向,与行业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的成熟化、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国外著名品牌侵入的加剧化都迫使国内珠宝首饰企业为求生存和发展,必须做大做强,或者做出自己的特色,首饰设计的应用研究即成为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无论是专业理论研究,还是市场应用研究都和专业及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应该说无论对谁,从事科学研究都是一个很好的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也是专业和行业融合的过程。但目前,科研只是停留在对教师的要求上,忽略了科研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须性和重要性,在根本上没能摆脱教师讲授科研成果,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育部于2007年实施“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从本校项目申报及答辩评审的过程来看,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都认为这一措施对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和个人的追求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毕竟僧多粥少,大部分学生都无缘参与这一计划。
  因此必须设法全面实施本科生主体科研,将大学生参与科研作为一个不可缺少的学习和培养的环节,并在培养计划中设置一定的学分给予考核,这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大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切实培养他们主动学习和研究的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和素质。
  
  三、倡导大学生科研的实际培养意义的探索
  
  为探索大学生科研的实际培养意义,我们从首饰设计专业方向的本科学生中选定了几名同学为实验对象,并对其进行跟踪考察,探索大学生参与科研的方式及对大学生创新性能力培养的实际意义。
  要求实验对象参与的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应用型研究项目之一——某一中国名牌珠宝企业的品牌首饰设计项目。学生参与该项目时,首先要求他们围绕该项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