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探究教学质量因子构建质量评估体系

作者:叶志明 宋少沪 周 锋 刘山莉




  摘要:本文阐述了以《上海大学院系教学质量状况年度白皮书》为载体的具有上海大学特色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该体系注重上海大学教学评估中质量因子的动态优化,注重与质量因子相关数据采集的常态化,注重质量因子与相关权重的关系,注重评估结论及其相关教育投入与引导办学特色的关系。这些在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的改革活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学质量因子;优化;白皮书;办学特色
  
  我国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评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教育部启动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来,高等学校对本科教学的关注和重视达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教学改革与发展与时俱进,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平台。教育部自2001年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至2007年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旨在通过教学评估,建立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
  上海大学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确立教学的基础地位和主体地位。坚持在教育教学的改革中求发展,注重在宏观层面探索和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本科教学评估文化和评估理念;在中观层面探索和研究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和主要因子,结合我国高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和学校自主开展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实践,进行动态分析和调整,建立与时俱进的评价机制:在微观层面探索和研究基于本校的评估指标及其权数,评价模型及其算法,评价方法及其手段以及相适应的资源配置。
  上海大学全面总结二十多年来在持续推进以“三制”(学分制、选课制、短学期制)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科学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结合教育部各类教学工作评估的指标体系,结合近年来学校参与的教育部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研发工作,我们设计并推行了以《上海大学院系教学质量状况年度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为代表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明确了教育质量要素定性、定量指标,并综合考虑教学质量各个相关因素的权重。常态化评估的机制在我校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中逐步形成。通过制度建设,通过常态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将本科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由外部评估转变为内部评估,由表观评估转变为内涵评估,使评估由一次性的检查变为长期长效的、有制度保证的工作。
  
  一、教学质量因子的研究与形成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各个部门的日常工作、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都关乎教学质量。每个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规模、办学理念和定位、办学历史和文化、办学目标和措施等诸方面均有不同,即各有各的校情。对一个学校而言,其阶段性工作目标和各时期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也各有不同。所以不仅应该存在共性和个性的教学质量因子,特别是有些质量因子还应随着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有动态的变化。不断研究和调整切合学校当前实际和发展导向需要的质量因子,是实事求是地抓好学校质量工程、针对性地解决学校当前质量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究客观存在和主观导向相结合,相对稳定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的质量因子,对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和推进质量工程,具有实践意义。
  研究教学质量因子的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从众多的因子中提取出构建质量评估体系的指标。从绝对意义上说,学校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事件,都会与教学质量有关系。如何做到不搞繁琐哲学,防止平铺罗列、面面俱到,而把重点的、直接的、有代表、有导向的质量因子提取出来,抓住主要矛盾,便于采集操作,形成体现质量重点要素,具有学校特色的质量评估体系,是质量因子本土化研究的主要思路之一。
  上海大学在研究和确定本科教学质量因子的工作中,通过学习与思考提出了研究的三个依据与三个结合:
  依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和教育部本科教学状态数据;依据学校多年来抓教学质量工作的成效和不足;依据质量工程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目标。结合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整改工作:结合校院两级教学管理的现状和质量标准;结合新世纪教学研究所“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子课题的研究。
  在2006年确定我校基于质量因子的指标后,2007年又修订了新的质量指标,提出了本科教学工作的共10大类88项质量指标,其中9项为核心指标。核心指标反映了当前最重要的质量因子,具有关键性、普适性、导向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白皮书》的设计理念和编制背景
  
  上海大学在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结束后,将教育教学的整改工作和学校的改革发展和谐结合,把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工作作为建设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在“质量工程”的实施中加强了校院两级管理。评建结合图发展,集中精力抓质量已经成为我校处理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关系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已成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工作的纲领和指南。
  教育部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大力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把建立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和发布制度列入议事日程。为落实国家和学校的教育质量工程要求,在信息化平台上构筑我校的教育质量体系,考量教学质量工作,我们编制了《上海大学院系教育质量状况年度白皮书》,在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了校内外专家、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和部分师生的意见,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白皮书》作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子集和年度教学质量工作的评估材料,面向全校所有院系,针对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活动的特征要素和关键环节,通过采集、统计和分析其量化的数据信息,客观地反映教学工作的现实状态。编制《白皮书》,决不是简单地搞“院系排名”,而是明确表达了我校下决心长期坚持不懈抓好教育教学质量工作,倡导并开始实行常态化评估,摒弃突击运动式评估。
  《白皮书》的编制和实施,在理念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7个“有利于”的不断实现:
  有利于校院两级管理,提高校院两级的积极性,实现同类型院系间的比较功能;有利于学校教学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正视现实的质量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师生了解所在院系和同类院系的办学情况、教学质量和变化的趋势,提高院系领导教学管理的透明度,接受监督;有利于构建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平台,为各个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