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世界近代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作者:李其荣 邢来顺 曾晓祥
质的有效途径。
在研讨式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采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教学。我们自制了世界近代史CAI课件,并配有多种多媒体实验教材,如:《美国时代》(英文版)、《世界文明遗产》、《唐人街》、《双城记》、《飘》、《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彼得大帝》、《战争与和平》、《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詹西女王》、《国王与安娜》、《世界城市》(英文版)、《大国崛起》等,教学效果好。我们还进行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做了课程支撑网站。支撑网站包括:课程描述、教师风采、课程建设、教学资源、网络课堂、学术研究、互动教学、学生成果、教学效果、友情链接等栏目。三位教师已完成部分教学录相,在2007年下半年完成全程教学录相。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学术讲座和学术研讨会。2007年6月22—24日,李其荣主持在我校召开了第二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学术研讨会,并聘请中共中央外宣办专家组军事专家、战略问题专家、军事科学院战略学博士生导师、少将彭光谦教授作了主题为“中国和平发展的安全战略环境”的专题讲座。这对历史系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和开阔学术视野的好机会,李其荣安排学生参加学术讨论和报告会。此外,我们还综合运用多种考试方法,如闭卷、开卷、口试、论文写作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创新型思维和能力。在2006级基地班教学中,我们实行考试方法改革,采用口试,并且将学术讨论会和学术报告的相关内容列入口试内容。
三、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术精神
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历史学创造性人才,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本课程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从1994级开始,长期坚持对学生进行科研跟踪训练,使学生公开发表了一批科研成果。10多年来。由本课程教师指导的本科生论文,已公开发表或获奖数目共42项,本科生撰写和参与的学术著作3本。其中高相国同学获得全国历史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史学新秀奖”,学生获得武汉人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精伦奖”3项,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6项,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优秀科研成果奖18项,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挑战杯”奖6项。通过“第二课堂”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一是教师完成主干基础课“世界近代史”的教学之后,继续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开辟“第二课堂”,巩固加深学生课内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世界史、美国史、德国史的学习和研究兴趣,直到本科毕业。二是通过科研训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突破了过去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埋头做笔记,高分低能的传统教学模式,符合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人才培养方向。具体而言:
(1)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在组织同学们选题时,我们定下两条原则:一是选题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二是选题要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科研活动中,我们要求同学们要有严谨的学风。有些同学的文章经过老师的指导之后,反复修改达7次之多,直到论文基本达到发表水平为止。
(2)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我们要求同学们在做史章时,注意了解学术动态和研究现状。学生开题时,要说明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主要内容和重难点,以及打算运用的主要资料。根据世界史的专业特点,在科研活动中,我们要求同学们利用英语作为工具进行科研,每个同学的论文不要少于5本英文书的资料。于是同学们硬着头皮到图书馆去读英文原版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英文水平。
(3)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一些同学围绕民族主义问题、现代化问题、城市化问题进行选题,取得一批成果。有的同学的文章还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如《世界民族》、《军事历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杂志。有的同学文章发表后,还能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被人多次引用,在学术界产生一定的影响。
(4)培养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在科研活动中,我们组织同学们从《历史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等一流杂志上挑选10篇论文阅读,然后组织交流,让他们畅谈学习体会并分析其写作方法,从中学习一些写作论文的荩本功。对于有些语言文字功底较差的同学,我们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对每个同学的文章我们都要反复阅读数遍,发现错别字或语病,及时纠正,使学生的文章做到行文流畅,语言准确,文字标点规范。总之,通过论文写作训练,同学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也掌握了一些论文写作的基本要领。
(5)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有一些同学的论文选题相近,我们就安排他们合作完成。我们还请同学们参加一些集体项目,如《英国人在想什么》、《世界遗产》、《美国历届总统就职演讲辞》等。上述科研活动的开展,人大加强了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我们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在课堂外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与学生平等相处,给学生“开小灶”,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个性。我们的做法是:
(1)组织学生学习国家社科和教育部以及湖北省社科课题指南,并组织讨论,确定科研选题。通过学习,人家感到《课题指南》的确起到了指导的作用,我们的研究应紧紧围绕我国经济的需要,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服务。
(2)让学生与知名专家学者接触,接近学术前沿。这几年我们先后邀请了若干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和专家来给学生讲学,他们是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沈己尧教授,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唐纳德·莫罗兹克(Donald J.Mrozek)教授,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周敏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所长郝时远教授、中国军事科学院彭光谦少将等。有些大学也邀请我们去做人文讲座,我们也带同学们一起去,让他们了解学术信息,扩大学术视野。
(3)由写作基础好的同学带动水平一般的同学,使科研小组的同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具体做法是,组织科研小组中高年级的同学给低年级的同学介绍经验,使他们在论文的选题、史论结合问题、第一手资料的引用问题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受益。
(4)为学生提供讲坛,把科研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有的同学论文选题正好与选修课一致,我们便让他们在选修课课堂上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的举措不仅使同学们得到了笔头训练,同时也得到了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很受学生欢迎。同学们普遍反映,改变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自主权,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5)积极从事科研,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教师有扎实的科研功底并站在学术的前沿阵地,发表有分量的学术成果,才能给学生以好的选题和有效的指导。为此,我们在搞好本科教学的同时,努力从事科研活动,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近5年来(2003—2007),我们三人在海内外如《民族研究》、《世界民族》、《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权威和重点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48篇,出版著作10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国务院侨办、湖北省教育厅科研、教学项目8项,获教学奖6项、省部级科研奖7项。主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36人次。
[责任编辑 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