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教学质量体系建设与实践
作者:张晓京 张丽嘉
研训练等各教学环节的教学规范及教学基本建设规范,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等规范。
(5)教学记录表。是教学质量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信息及其管理的基础。对应教学及教学管理活动设计相应的教学质量记录表是对质量管理活动提供指导和为已完成的活动或结果提供客观证据。
教学质量体系管理文件首先在一个学院完成,随后由各学院结合本学院的专业教学特点参照其基本格式进行编制。
到2003年全校各教学单位都已完成了教学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最初在几个学院试点实施,在试点工作完成后,组织其他学院参观学习和交流,并逐渐在全校各学院教学管理工作中实施。2003年12月,由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带队,教务处领导和教学质量科的同志对全校所有学院推行教学质量体系的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对少数问题较为突出的学院进行多次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2004年3月学校教务处组织召开了全校教学质量体系工作交流会,进一步促进本科教学质量体系的贯彻实施。从2004年起学校教务处领导和教学质量科的同志每学年到各学院逐项检查和指导教学质量体系的实施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各学院,促使各学院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体系的落实工作。
在推行实施教学质量体系的过程中,学校采用了“行政力量推动”与“效果效益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将教学质量体系建设作为本科教学管理改革和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了“学院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教学质量体系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在各学院设置的教学质量委员会中,学院院长均为委员会主任。同时,学校为了更好地推动各学院教学质量体系的建设,在学校“本科教学改革立项”专项基金中划拨经费,进行定向支持,并通过每学期的定期审核,对体系建设工作进展顺利而且有所创新的学院在教学经费的划拨和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教学评奖等工作中予以政策倾斜。
学校党政领导亲自参与教学质量体系建设的思想动员工作,对学院主管院长和教务秘书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教学质量体系工作的培训,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连续几个学期均明确规定以教学质量体系建设为中心。各学院对教学质量体系的建设和组织运行工作普遍给予了重视,在思想动员、组织落实、资金支持、运行推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在各学院建立教学质量体系的同时,学校教务处也根据教学质量体系的要求、标准,重新规范了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设计了《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教务工作手册》、《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教务工作流程》、《中国人民大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手册》、《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实习手册》,并在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中付诸实施。学校教学督导室也按照教学质量体系的要求,设计了《中国人民大学督导工作规范》,进一步加强了督导工作的规范化。
经过几年的努力,教学质量体系在本科教学工作中全面实施,它使创造教学质量的全部教学及其管理活动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使教师、学生和各级管理者能从整体优化的目标出发去考虑和认识问题,处理问题。教学质量方针和教学质量目标被所有参与教学活动的人们所正确理解和实践。各种资源(师资队伍、教学环境条件、教学设备设施、教学内容、资金等)围绕创造优质教学过程和结果得到优化的配置,不断得到有效补充完善和增强。每个人的责任、义务做出明确规定,教学活动被细化,真正做到:人有定岗、岗有定责,处处有人管、事事有规程,有方法指导、有质量标准要求。需要控制的设有有效的控制点,有指标有考核评价;不需要控制的,有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保障,日常教学活动一切按规范进行;一旦发生偏离教学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倾向,或者出现不合格教学时,管理者能积极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各学院内部定期进行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针对新形势、新需求不断进行教学项目策划,对于所发现的教学质量体系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将有效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措施纳入规范,教学质量体系因此不断得到优化和完善,教学质量在不间断的改进中稳步提高。
由于教学质量体系充分体现了事前控制为主的原则,可以有效地主动预防和纠正低质问题,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教学管理成本,而且能真正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克服了传统管理方式在低质量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改变的事实之后,被动应付而又收效甚微的弊端。教学质量体系的实施在保证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建立“常态”、“常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责任编辑 文和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