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知行统一”的百年求索
作者:张 樱
3、实验室建设
1988年,学校按照“集中、开放、共享”的原则,对几个单位的弱电类实验室进行整合,成立了电子电路实验中心,下设电路与系统、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三个实验室,进一步加强了电类学科的基础实验,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有效作用,为学校日后学校承担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实现企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改变封闭办学的途径之一。学校从1992年开始与铁路现场及企业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到1993年,建立了30多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聘请了近80位社会实践兼职教师,形成了一个以实习为主,融社会服务、实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为一体的社会实践新体系。
四、1996年以后实践教学的体系化
从1996年开始,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1997年,学校通过了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估。2000年4月,学校与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由铁道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3年,学校恢复使用北京交通大学校名。2000年试办研究生院,并于2004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进入21世纪,学校把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精英人才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主渠道的作用,重新整体规划实践教学体系,并进行配套建设。在实践教学观念上,从实践教学重在掌握知识、培养技能,发展到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实验课程内容从“实践性、应用性”发展到以“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为主的基于研究的实验,从建设局部实验课程体系发展到构建了体现“纵向多层次、横向多模块,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上,进一步发展了按照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建立实验中心的思路,整合资源,全校形成了以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为核心、以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和自主创新平台为外延和补充的实践教学环境。同时,建立了一套有利于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的政策激励机制,保障了实践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2003年,学校以制订新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为切入点,把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到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地位,将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军训及社会实践、课外认证与竞赛、毕业设计、科学研究等环节统筹安排,实施了以培养工程素质、基本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层、提高层和研究创新层三个层次。实验教学内容实现了五个方面的转变,即从以“单一验证、技能传授”为主,转变为“自主设计、强化能力”为主;从“传统的、多年不变”的实验内容,转变为“跟踪学科发展、引入科研成果”的实验内容;从仅有“必做”的实验,转变为“必做与选做结合”的实验;从过去仅“针对某门课程”的实验和课程设计,转变为“面向系列课程、大类专业和跨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实验和课程设计;从单纯使用“硬设备”实验,转变到“软硬结合”实验,即计算机仿真和硬设备实验结合。
2、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1996年12月,学校开始建设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物理和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经过8年建设,在教育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与方法手段改革、教学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带动了全校实践教学的改革。2005年2月,两个基地均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验收,后相继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从“十五”开始加大了对实验室建设力度,依托学科发展,按大类专业进行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重点规划建设了2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15个综合实验中心和专业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各学院陆续开设学生“创新天地”,积极搭建自主研究与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活动创造条件。
学校已建立了10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覆盖了学校绝大多数本科专业;与企业共建了20余个校内实验室,使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在实验室中接触到与现场同步的最新技术与设备。
五、百年积淀形成的实践教学理念
经过百年的摸索与实践,学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思想,形成了“五个结合”的理念:
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不仅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补充与延伸,更是学生动手能力、学习与认知能力,特别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它与理论教学构成教学系统中相对独立但又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应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着力在两者结合上下工夫。
注重实践教学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从单纯的验证性实验拓展到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从单纯的专业技能培养拓展到包括市场意识、环保意识等在内的全面工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单纯使用硬设备的实验拓展到计算机仿真和混合仿真实验;从单纯的课程实验拓展到参与科研项目实践。
注重实践教学与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是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将学科特色、优势体现在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中,将学科最新进展与科研最新成果引入到实践教学内容中,安排学生参与学科建设与科研实践。
注重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爱好的不同、未来发展需要的不同,实践教学开展因材施教。在保证基本技能、一般工程素质培养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分级、分流实践教学,特别是对学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促进其个性发展的政策和环境。
注重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加强与企业、社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上下工夫,拓展学生校外实践的空间。通过共建,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平台,拓展实践教学空间。
[责任编辑 余大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