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语用学转向”下的汉语言专业教改实践

作者:王 燕

课程兼容。以文学作品为言语研究的文本材料,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自身专业结构中的文学资源,挖掘专业潜力。每一文学作品文本语言形式相对封闭,有限而有定的。作品文本自身构成一个大语境——文本语境。加上接受者——读者语境,二语境内外作用成就文学接受效果。以文学作品为话语分析的材料,分析人物语言,话语结构,语篇衔接。从语用学视角,考察不同语体特别是叙事语篇的叙述主线、叙述对象、叙述结构顺序、叙述策略和情态等,以期发现和验证语体动因对句法的塑造。
  从文学作品中选择诸如“介绍”“称呼”“寒暄”“邀请”“探询”“要求”“宣告”“回避”“推辞”“安慰”“告别”等一些言语功能片段,更多分析功能言语类型的一般模式及其语用准则,进而寻找语用规律。另外,还选择人物对话,进行会话结构和交际策略的分析。
  以“介绍”为例,“介绍”是会话过程的一个环节,貌似简单,实则规则不少。语言层面的介绍形式有限而简单,而言语层面的介绍就处于具体而复杂的语境中了。在汉语背景中我们使用“介绍”这一功能言语类型也许不会有太多困难。但我们与操另一种语言的人打交道,可能会遇到麻烦。学过外语的人也许会有这样的感受,即使能使用对方语言的句型结构,发音清楚,用词准确,即外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是具备的,但付诸使用后却发现是不合适的。对于我们熟练掌握的母语,当然母语的语言能力毫无问题,但我们常常也会感到,使用时仍觉得需要字斟句酌,进行再选择(假如这里不考虑话语内容的难度,只就常用的语言形式而言),我们担心的是说话不得体。这“再选择”一刻的考量和顾虑,缘于语用意识。文化、性别、职业、地位、身份、情感等等语言外因素影响和制约介绍的次序、方式、内容和言语形式选择,也就是语用因素起着决定的作用。而从广义来讲,语用能力就是语言能力和语境知识的总和。
  沈家煊在复旦大学“望道论坛”报告述要《概念整合与浮现意义》(《修辞学习》2006年5期)中指出,语言研究要重整合和语用。“许多语法形式最初都是语用现象,经反复使用、广为流传就‘凝固’下来,最终演变为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法化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语用法的‘凝固化’”。“语法形式的整体意义往往不等于其组成部分的简单加合,运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很难予以完全说明。这要求研究者必须具备‘整合’的眼光。”
  在教学中我们也体会到,在解释语法现象时,应当具备语用意识,更多地从语用角度给以合理的阐释。语用学研究特定语境中的话语生成与话语理解。当代的语言研究已经由语言向言语、由静态向动态、由句内向句外,由理论向应用扩展。纵观科学的发展,从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其研究和发展趋势呈现出从形式向功能、从分析向综合、从自然向人文的转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越发明确,如伽达默尔所说,语言实际存在于它所说出的世界里,语言本身构成了人生活其中的文化环境。既然语用能力建立在语言能力基础上,那么语言专业的教学应该更关注我们生活在其中的语用环境、语用现象及其规律的探索和语用能力的培养。换句话说,语言专业的教学是经由语言规律的学习及其能力培养进而达到语用规律的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教学的重点和目的是后者而非前者。
  
  三、汉语言专业教学改革的建议
  
  面对问题和挑战,基于我们的教改尝试,我们对汉语言专业教学改革有几点建议:
  首先,在教学中要加强语言专业的语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语言尤其是现代汉语的学习和研究不是故纸堆,不是象牙塔,不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社会的风雨冷暖,语言是晴雨表。
  其次,在教学上应当增加语言实践环节,把对社会语文生活的监控与调查纳入语言专业的课程中来。语言实践是将语言理论知识和语文生活进行互动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理论的鉴别、巩固和反思、创新。只有这样,语言理论和语文生活才不会是两张皮,学生的所学有了用武之地,语言专业的教学也不会有隔靴搔痒、屠龙之术之感了。
  另外,语言作为研究对象,涉及众多学科,拓宽理论视野加强人文内涵是加强汉语言专业教学的必然选择。语言生活中的问题,往往不是单纯的语言学问题,应当鼓励语言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广泛涉猎相关学科,具备哲学、认知心理学、人类文化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完善的知识结构;具备多语种、多方言的语言能力结构和开放机智的语用素质。
  
  责任编辑:陈立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