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德州学院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 萍




  摘要:本文以德州学院为例,阐述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学类专业在改革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方式及实践教学方面所进行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教学改革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效,指明了今后改进的方向。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改革
  
  一、探索与实践
  
  1.创新教学制度,为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
  本着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的原则,我校对教育学类专业教学制度进行了创新性地系列改革。第一,实行主辅修专业、双专业和双学士学位制度的改革。实施该制度能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完成主修专业学习任务的同时,选择修读其他专业,这样能克服以往单一专业人才培养带来的弊端,利用学科专业交叉渗透的特点,优化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达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规格、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第二,全校实行教育学公共选修课制度。教育类专业教师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了家庭教育学、人际交往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健康保健与调适等15门公共选修课,以提升学生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素养,使他们学会学习,懂得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第三,实行创新学分制。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搭建科技文化创新竞赛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课题研究。结合专业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参与科学研究,撰写研究提纲或研究论文。对此,教师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第四,选课实行导师制。我们为新生实施教育学类专业学习导师制,针对入学新生对教育专业模糊上的认识,包括教育学专业学生对专业选择不理想等原因,教育学教师给予了引导。一般是4~5名学生配备一位责任感强、有爱心的教育专业教师任导师,帮助学生了解教育学类专业的学科性质、用途及特点,掌握教育学类专业课内容的必要性(可以说终生收益)、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合理选择选修课等。第五,实行暑期学制。教师针对一些求学欲强、个性发展要求的学生,提供了尝试性的培养和训练,实施了素质拓展教育、职业培训教育等。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深入幼儿园实践,撰写“德州市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调查报告”。实践证明,我们实行的教学制度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好评。
  
  2.改革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合理的知识结构
  根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我们在教育学类专业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改革。第一,教材选用。我校教育学类专业设置较晚,教师对专业知识的融通缺乏一定的驾驭力,为此,我们研究决定,教育学类专业基础理论课一律使用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及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等优秀教材,以确保专业基础理论的基础性、普适性与权威性。专业选修课也倡导选用或参考教师自编教材。一方面可以打破同专业同类教材千篇一律的讲授内容,也可以通过自编教材,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设想融入其中,再结合地域经济文化的特点,编写出适用于地方院校教育学类课程教学的内容,将其形成个性、特色。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师加强科研的力度。如我们把“瑞吉欧”、“五指活动课程”等经典课程案例编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论”中,体现了课程教材的实效性与适应性特征;把当地广为流传、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乐陵打枣歌”与“鲁西北运河哨子歌”引入“音乐教育”教材,增加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本土性。第二,加强基础教育新课改。我们认真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精神,带着思考,走进中小学教学第一线,亲身体验和研究课改:细心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髓,进幼儿园了解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带到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突破口,展开讨论和研究,寻求在理论指导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增强教学内容改革的针对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第三,把专业讨论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注重跟踪专业领域的发展动向与前沿课题,及时了解学科研究新成果,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引入专业课教学中,保证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如有的教师认真研究最新成果,把“英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及立法”引入学前管理学;把“儿童语言习得的认知观与双语教育”引入儿童语言教育,使学生在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及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和专业技能的发展目标要求。
  
  3.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我校教育学类专业十分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不断改进,特别是对网络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既扩大了教学信息,又适应了教学改革中减少学时的要求,使教学更加灵活、有效和富有吸引力。如有的专业教师建立小型讨论班,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精神的养成:鼓励学生自行授课,教师把1门课程的1个章节、1个专题,分配给学生备课、讲课,主持课堂讨论;教师给学生制定参考书目,检查他们的备课情况,帮助他们总结讲课效果。有的教师引入现实案例进行教学,促使学生举一反三去思考、去琢磨,使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去理解、消化和学习的专业知识。我们教育学系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了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网站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学习素材。教师借助网络开展了与学生直接交流的学习方式,网络讨论设有“课堂讲义”、“教学随笔”、“教学资源”等栏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要求设置“学习资源”、“学习感悟”等栏目,培养了学生善于质疑、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我们还为学生精心配备了各种专业视频,通过视频学习方式,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专业知识。
  
  4.改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为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我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打破了单一、书本的传统方式,实施了集知识、素质、能力与个性于一体的过程性、综合性与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第一,评价主体多元化。采取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和教师给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具体和全面。学生的自我评价不是简单地拿出结论,而是总结学习过程,包括学习方式和方法,水平、能力、知识掌握的程度,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学生之间的评价是交流式、开放式、增进友谊和取长补短互动式的,负责任地给予评价,即各自从对方找出学习的长处、优势或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课堂、课下作业、网络论坛等。第二,评价方式多元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采取了开卷和闭卷结合、作业和课程设计结合、论文和答辩结合、展览或演出结合等多种评价形式。如幼儿教育研究专题采取论文研究或手工举办展览,声乐采取汇报演出等。第三,评价内容多元化。如“教学论”课,其评价内容包括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其他方面的表现,所占比例分别是40%、40%、10%、10%。理论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教学论原理的掌握程度;实践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教学技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