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理工科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作者:许晓东 冯向东

料拓宽口径,以信息化促进复合”模式、能源学院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统筹”模式、机械学院的“中外学生合作开展毕业设计”模式,等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实践了研究性教学,形成了研究性教学百花齐放的局面。从我校的实践来看,这种局面的形成离不开基本的环境和条件,那就是:基于学科大类平台的课程体系改革、大力度的专业实验室建设、专业教育阶段的多模式设计、促进研究性教学的制度建设。
  (1)基于学科大类平台的课程体系改革:按照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学校2003年开始在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各学科大类的核心课程设计,分别建立了信息、机械等学科的平台课程,作为专业教育中研究性教学的知识基础;同时,实现了本科培养计划在前半年只有文科和理工科之分,在前两年只有学科大类之分,为学生在入学半年后选学科和两年后选专业奠定课程基础。学生在第三年明确专业。为了构筑本科生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学校针对100门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和学科大类平台课程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在政策上、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并设立主讲教授和主讲教师,使它们尽快成为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大力度的专业实验室建设:明确学科大类平台课程之后,为强化学生的学科知识结构,学校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科平台课程的实践环节,尽量针对每一门学科平台课程设置课程设计和独立实验课程;此外,针对后期专业课程,独立设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学校加强了实验教学环节的建设。针对我校基础实验条件较好、专业实验条件较弱的现状,从2005年开始分三年投入8000万元建设了40个学科大类平台实验室或专业实验室,投入4000万元重建了工程实训中心,实施开放管理,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和环境。
  (3)专业教育阶段的多模式设计:学生在三年级明确专业之后,学校推动各院系在理论教学中将学科建设的成果尽快转化成本科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中将科研课题和高水平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形成以拔尖创新人才为龙头,多模式并存的人才培养体系。具体模式类型如下:以学习特优生的选拔与培养工作为基础(每届300人),逐步形成优才优育模式;以数理提高班、机械大类提高班、电气大类提高班、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和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班为基础(每届400人),逐步形成本、硕、博打通培养模式;以“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和“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为基础(每届400人),以信息类人才培养为试点,逐步形成学研产联合培养模式;以中法、中英、中美国际合作班为基础(每届300人),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办学的渠道和途径,扩大我校境外留学生的规模,逐渐形成国际联合培养模式;以辅修和双学士学位制度为基础(每届2 000人),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4)研究性教学的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使研究性教学成为大学文化的保证。我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规定,每个理工学生必须获得6个创新活动学分方能毕业,而每个文管类学生必须获得4个创新活动学分方能毕业,对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有了明确要求。在教学管理制度中,学校推进学分制改革,除了对优秀本科生配导师外,还要求各院系成立学分制指导中心,向每个学生发放培养计划指南,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配备优秀研究生助教,对学生实施个性化辅导;另一方面,随着通识教育和学科大类平台课程的确立,实现了学生一年级选学科、三年级选专业、四年级选专业方向的目标,促进了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在对老师的政策激励方面,明确规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可被认可为一定学时的工作量,指导的学生在科技活动或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可作为青年教师晋升职称的选择条件之一。在对学生的政策激励方面,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可被认可为科技学分;在学术科技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可作为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条件之一。
  上述环境和条件的建设大大促进了研究性教学的开展,近三年来我校已有60个涉及探究式学习、PBL、研究性教学的教改项目获得立项支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显著增强,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历年都获得优胜奖,2007年获得特等奖;连续三届全国电子大赛一等奖总数居于国内高校一、二名,并获得索尼杯;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中一直位于领先地位。
  上述五个方面的实践,从基础课到学科基础课再到专业教育,从第二课堂到第一课堂,从教学活动到条件与环境,基本构建了理工科本科研究性教学体系。
  
  三、关于研究与实践的体会
  
  (1)项目组在研究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教学与研究的结合不仅体现在‘教’,也体现在‘学’”,研究性教学需要从对固有知识和先在结论的把握转向为学生对未知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掌握,研究性教学追求的是探究的内在价值而非外在价值或工具价值,即着眼于探究对于教师和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与提高。上述观点是对本科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创新,突破了基于先在结论的“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局限,对我校研究性教学实践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研究性教学的模式创新和体系的构建。项目组在基础课程教学(大学物理)、学科课程教学(电子科学)、专业课程教学(通信工程专业教育)和课外科技活动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CCBP、面向大班的合作式学习群体创新实验区、基于项目的专业教育试点班、大学生研究发展计划等多种研究性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很好地实现了把学科建设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的优质资源,将体制外(第二课堂)的学生学术科技活动转到教学体制之内(第一课堂),以及教学和研究的结合;推动了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潜力和创新意识有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学校为这些模式构筑了研究性教学的环境和条件,基本形成了本科研究性教学体系,使之具有了稳定的可推广的价值。
  (3)学校虽然对本科研究性教学体系作了系统规划,但由于项目研究人员数量有限,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索以部分教师和课程为主,校内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项目组的实践活动有待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深化提炼。
  
  [责任编辑:文和平]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