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关于市场营销专业提高教学质量思考

作者:郑 璁




  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工业化进程、信息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对劳动者的培训需求也不断增加。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迅速加大,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达到相当的高度。在全国性的职业教育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曾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中央财政也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加大了投入,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展现出勃勃生机。
  然而,近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招生规模的增长,高职院校教学规模的膨胀。这种情况虽然顺应了短期内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变化,但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看,不断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才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才是高职教育走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的发展事情期,经济增长方式及产业结构发生着实质性的变革与创新,各行各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术技能要求大大提高。高职教育也必须跟上企业的发展及产业升级的步伐,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学改革,推进工学结合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笔者所在的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从2002年招收第一批高职学生以来,已经向社会输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本文拟从十数年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经验出发,结合近年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往届生对大学阶段教学的反馈信息,以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工作实绩的评价,对如何提高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质量进行初浅的探讨。
  
  (一)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特点
  
  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与其他专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首先,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需求量巨大,从近几年人才需求排名看,本专业人才需求量长期名列前茅,说明本专业的发展空间巨大。其次,进入营销行业的门槛低,市场淘汰率却很高,对职业素养的要求却是很高的。在初入行业的人员中,中专、高职、本科等不同层次的毕业生都有。从表面上看,营销专业的学生就业十分容易,产销两旺,但这个职业的挑战性极强。想在营销行业生存并获得发展,需要良好的教育,系统的培训和意志的磨练,普通人很难将此职业作为终身职业。第三,由于营销这个职业发展空间巨大,成功后的成就感吸引了大批人才跃跃欲试,证明自身的价值所在,所以竞争相当激烈。适者生存的法则在这个职业中比其他任何职业都有更强的表现力。
  营销这个职业虽然起点较低,但想有较大的作为,从业人员必须具有以下素养:首先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了解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念和一般过程;深刻理解营销的基本理念,熟练运用营销的基本技能;具有极强的公关交际能力和亲和力,熟练掌握沟通技巧,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不断进行开拓创新。任何一个人想在短短的大学三年内完全具备这些素质,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从教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构筑一个平台,使学生在其职业生涯中有良好的起点(即操作技能),后发的动力(即适应性、应变性),广阔的职业空间(即开拓创新能力)。
  
  (二)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与大学本科生和中职生相比有其明显的特点。从近几年招收的新生看,高职学生的分数一般比大学本科生低一百多分,这虽然不能说明他们综合能力上有多大的差异,但却表明高职学生在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上的差距。这要求在教学的过程,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特点,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注重引导。高职学生虽然对理论的求知欲远不如本科生,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新事物的渴求。另外,从就业的心态上看,高职学生更具有优势,特别是在选择营销这个职业的时候,高职学生往往能够从实际出发,选择从基层做起,这样更能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与中职生相比,高职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明显的优势,其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各方面的表现也更成熟。
  从近几年毕业学生反馈的情况看,虽然营销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但我们高职的学生基本能否胜任这个职业,其中的佼佼者更脱颖而出,成为公司的业务中坚力量,表现远优于一般本科学生。
  
  (三)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的方法
  
  笔者从事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专教学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过去的教学几乎都是沿用大学本科的教学体系,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作适当的删减,基本是本科教学的缩减版。转向高职教育后,我们更加注重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以便增加学生适应能力,在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上,也做了较大的改革。如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增加了实习、实训环节,课程的教学过程尽量按照实际工作的流程的顺序来进行等。可以看到,这些措施都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学生们大多顺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但是,应该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的纵深发展,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不再简单停留在数量的要求上,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营销人才,应是当前研究的重心。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近年毕业生的实际工作情况,笔者认为提高营销专业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职业理念的培养。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没有正确的理念,事业就不能正常展开,更不可能向前发展。理念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贯穿于日常的教学之中。职业理念既是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是各时代理念的继承与发展。然而,在高职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十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和技术技能的培养,很少强调正确职业理念的形成。从往届生反馈的信息看,事业顺利的学生大多具有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吃苦耐劳,能迅速融入社会,并随环境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反观职业生涯遇到挫折的学生,往往情绪悲观,抱怨连连,很少从自身总结教训,更没有从价值观上寻找问题。
  其实从我们与用人单位的交流中发现,企业最需要的是大量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愿意从营销一线开始其职业生涯的人才。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毕业生应该是他们的首选。与中职生相比,他们具有更强、更专业的技能,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财富;与本科生相比,他们更安心从基层干起,能稳定企业的人才基础。然而,我们的学生都是80后,多是独生子女,聪明有余,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害怕挑战,更害怕失败。一些家境并不富裕甚至来自农村的学生也不愿意从基层干起,希望通过大专的学习,直接跳入安稳的工作岗位,甚至很多学生明确表示惧怕竞争,不愿积极投入社会。显然这不是学生的技能问题,而是心理问题,观念问题。
  所以,笔者认为加强职业理念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应该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并经常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竞赛等活动。同时也要将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贯穿于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并在实践教学中,增加磨练意志的环节。还要多与企业合作,增加企业与在校学生的沟通,让学生更多了解营销职业的特点,请在企业工作的往届生现身说法,交流经验,打消对营销这一职业的各种顾虑,增加自信心,增加对各种困难的耐受力,给他们更多踏入社会的勇气。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甚至组织各种校内社团的活动,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从企业反馈的信息看,我们的学生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团队精神不够,交际能力稍欠缺。80后的学生从小大多生长在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来到大学后,有些还保留了这样的生活习惯,不太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更不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课堂讨论、模拟操作等环节也只作壁上观。这样的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更谈不上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了。而营销这个职业最看重的就是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强调人际交往、群组合作、问题解决、决策与计划等实际操作技能。所以如何将学生从自我的世界中唤出来,是教师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其实学生之所以不愿参与各种活动,将自己封闭起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结果的不确定性,并不是能力的缺陷。我建议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并辅导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鼓励学生至少加入一个学生社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