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试题设计原理探讨

作者:吴文标




  考试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起源于我国,历经几千年至今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有关考试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约二千年左右,是尧选舜做接班人的传说; 至公元前178年(汉文帝二年)和公元前165年(汉文帝十五年)又有两次举贤良正之后的“对策”,尤其是公元前165年的一次记载比较明确和具体;从隋代开始实行的人才选拔科举考试到清光绪二十七年举行的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我国1977年开始实行全国高考制度及其它各种各样的入学选拔考试,现阶段实行行政公务员考试和各行各业招聘考试制度;在美国有GRE考试等。
  考试还是检验教育效果或质量的主要手段。几乎在学校起源的同时,就采用考试的办法对教学效果或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估。例如,约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代学校就有“比”、“考”、“校”,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是否达到了教学的要求,并以此衡量、评价学校是否达到了教学标准。现在,从小学到中学、大学或研究生阶段都经常采用考试的办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考试也是评估一个人内在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它几乎充斥于社会的每一个领域。总结已存在的各种考试:有各种执业证书考试(医师证、律师证、会计师证、驾驶证等等),有各种学业证书考试(小学、中学、专科、本科、研究生毕业证书等等,包括学校教育和自学),有各种专业职称资格证书考试,有一般娱乐性质的考试,有个体智商测定,等等。
  由于考试对被考者的素质具有公证或评价功能的特点,所以,它是激励或指挥各种考生自觉学习的强有力的手段,它又因此而成为各类学校确立教学方向的指挥棒。也因为考试的这种特点,使它在中国实行科举的一千三百多年里,对维护封建制度的稳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又限制了我国的科技发展和意识形态领域的进步。现在也有高分低能、考生实际水平与考分不相符合的情况。但是,分析问题应该洞悉其实质,问题不是由“考试”带来的,而是由出考题或试卷的人带来的,也就是说是由于出题人水平低或思想陈旧导致所出考题的内容不科学而造成的。例如,我国科举时期,主要考试内容是文科(基本限定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以八股文为主),因而限制了自然科学及文科自身的发展。
  因此,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对被考者素质的评估和选拔人才的准确性都取决于试题水平的高低。试题设计研究将有可能主宰未来教育、人才选拔以及个人素质评估改革,这也是过去被忽视了的,所以很难从文献中发现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以上的论述促使本作者开始进行试题设计原理方面的探索工作。
  (一)智育试题设计原理
  要能正确地测试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素质)或业务能力,就必须准确地了解清楚影响其未来成就的智力因素及评判标准,试题设计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尽管现代社会分工很细,在具体测试一个人从事某一行业或某项工作的能力时,具体题目可能有变化。但是,不管哪方面的试题设计都要遵循规则。所以,任何方面的试题设计都应该在一个大的原则指导下进行。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包括查阅文献资料)可以总结出影响一个人成就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储备知识的能力、种类和数量;对储备知识的真伪判别和运用的能力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储备知识的能力、种类和数量的测试题的设计。储备知识的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大脑记忆力,它是决定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主要包括记忆速度和遗忘速度。关于这方面的测试可以设计一定字数的文字或语言等其它形式,要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记忆,然后,将给定的文字材料拿走,再要求考生写出或口述出全文的内容,以此可以测定出考生的记忆速度;将给定的文字材料拿走一定时间后,再要求考生写出或口述出全文的内容,以此可以测定出考生的遗忘速度(这一类试题成功的关键是一定要给考生从未见过的文字内容)。
  有用知识的储备量就是指一个人从事某一行业或某项工作所必须记忆的基础内容、操作过程或行为规则等。例如,语言考生应该记住的单字或词等,数理化考生应该记住的普遍适用的科学规律、公式等,历史考生应该记住的重大历史事件等,人体科学考生应该记住的人体结构、生理生化反应等方面的知识,食品资源学考生应该记住的化学成分、人体营养素等,以及每类考生应该记住的从事某一行业或某项工作所必须使用的工具知识等(这一类试题成功的关键是一定要认真研究和准确选择出有用的内容)。题目形式主要有填空、选择、问答,应设计成闭卷形式。针对不同类别的考生,在进行试题设计时应该相应地选择不同类别的知识,例如,同一行业中的研究人员、工程师、教师(研究生导师与普通教师之间是有区别的)、官员(或公务员)、技工、资格认证、学业证书等的考试应该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全能型的考生,如何以有限的试题量考察出其储备知识的全面性或其全面能力,是需要仔细考虑的。有的知识是不需要人的大脑储存的,应该储备于书本或电脑等,通常应该设计成开卷形式。
  储备知识的真伪判别和运用能力的试题设计。很多书本知识是前人的实验结果或实践经验的总结,有的可能存在谬误,例如,许多物质的结构式只是许多科学家公认的比较正确的结果,并未完全肯定;过去认为冥王星是行星,现在却认为它不是;有的人认为茶叶含有致癌成分,有的却认为它有防癌作用。题目形式主要有判断、纠错、评论、讨论或综述、比较、实验求证等。运用储备知识的能力是决定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能力又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之:第一,测试考生的全面思维能力(例如,考查考生从一个问题的所有解决方案中做出最佳选择的能力,因时、因地、因人不同,最佳的选择可能不同);第二,测试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考查考生是否善于追根溯源、寻找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和可能的过程);第三,测试考生灵活应用储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测试考生充分地结合生产或生活实际的能力。题目形式主要有设计、可行性分析、原因调查、解决方案、实施方案、计划、执行、操作、技术路线(或流程)、计算、策划、创意、制作或制造、论文等。
  在测定考生的应用能力时,根据情况不同可将试卷设计成闭卷或开卷的形式,例如,评论、讨论或综述、比较、实验求证等可设计成开卷形式,以选拔辩才、演说家、技工或评价其能力(通常需要在远离书本或电脑等环境条件下工作)等为目标的考试题可设计成闭卷形式,以选拔研究人员、设计师或评价其能力(通常可以在能查阅书本或电脑等环境条件下工作)等为目标的考试题可设计成开卷形式。
  评价创造新知识的能力的试题设计。第一,设计的试卷应能有效地检验考生的天才思维能力,主要包括无限遐想、逻辑推导和假设求证几个方面。无限遐想能力强的人有时能做到未学而知,具有超出常人的创造力,尤其是立题和确定方向的能力非凡,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有知识和权威的限制。例如,给考生一片或一些树叶,要求考生想象如何能加工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有哪些可以将其充分利用的可能途径或方法等,它是如何生长或发育的,它具有怎样的结构等(这类考试设计成功的关键在于将试题控制在考生不熟悉的范围内)。逻辑推导能力强的人通常能正确地处理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例如,给定考生一定范围内的书面知识,让考生利用这些知识推导出新的知识。假设求证应该检验考生结合无限遐想思维与实验设计与实施的能力;第二,设计的试卷应能有效地检验考生掌握创造知识所必须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法、逻辑推导重组法;第三,设计的试卷应能有效地检验考生内心深处的保守与变革的潜意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