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狠抓师德建设 创建一流职院

作者:刘 政 余凌云




  [摘要]师德是学校的灵魂。加强师德建设对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学院坚持“调整、培训、优聘、提高”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通过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全面推进学院师德建设,确保了学院“三年创合格、五年创示范、十年创特色”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关键词]师德 建设 创建 发展
  
  师德是学校的灵魂。师德不仅体现了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风学风,而且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按照“国有民营、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模式组建的,蕴藏着“高起点、大跨度、创一流、新机制”等特色。为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学院坚持市场定向、能力定位、质量为本的办学原则,坚持“调整、培训、优聘、提高”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积极探索加强学院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加强师德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它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师德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同时也是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所以,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特别是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对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加强师德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的迫切需要。高校肩负培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任,是我国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教育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教师是高校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主力军。加强师德建设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基础工程。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教师,而一流的教师必须要有一流的师德。一个学校如果没有良好的师德,就难以形成忘我工作、团结拼搏的精神面貌,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党风、校风、教风、学风。因此,只有加强师德建设,才能促进良好的党风、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才能全面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水平,才能为全面实现学院“三年创合格、五年创示范、十年创特色”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3.加强师德建设是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的源头工程。教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思想和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更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了高尚的师德,教师才能热心于教育教学改革,不断研究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全面发展,牢固树立“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观念,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4.加强师德建设,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灵魂工程。一个高校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高学历和高职称上,也表现在高尚的道德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教师的思想状况也在发生变化,师德师风问题更加突出:诸如淡薄思想政治教育,有的只顾业务,不问政治;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动摇,职业情感淡漠,职业行为失范,出现了所谓“人生理想趋向实际、价值标准注重实用、个人幸福追求实在、行为选择偏重实惠”的倾向;对教学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有的重科研,轻教学;在学术上心力浮躁,急功近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尽管这些现象只是在少数教师中存在,但它却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对于保护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竞争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5.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辐射工程。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我们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努力营造“校以育人为本,师以奉献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风的形成,从而激发他们为奉献祖国、服务人民而发愤学习。
  6.师德建设是新时期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教师既是高级人才的培养者,也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者。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这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也使教师的价值观念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引起思想与行为上的失衡,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成为高等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紧迫的任务,而师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全面推进师德建设
  
  近年来,学院党委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认真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现状,把加强引导和建立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按照“齐抓共管、拓展途径、重在建设、提升水平”的思路,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互相配合,并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作保证,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学院师德师风建设。
  1.建立监督机制。①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学院成立师德建设工作小组,负责师德的调查研究、检查评估和其他师德教育活动的规划、组织落实以及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纪律教育。②成立师德建设督导小组,主要了解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将师德问题同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督导小组经常深入教学科研第一线,倾听教师意见,了解教师在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定期召开会议,发现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增强师德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③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教育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④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在学校校园网上建立“师德监督网站”、院长信箱,鼓励学生对教师师德进行评价,教师之间互相评价,督促教师更新思想观念,完善道德修养。
  2.建立宣传机制。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培养高品位教师的沃土。学校把师德建设的宣传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并贯穿到学校各项工作中,做到“常宣不懈”。今年起,学校正式启动了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树师表形象,树师德典型”为主题的宣传工程,通过宣传师德先进典型,举办专题报告会、师德论文征集活动等,使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得到熏陶和教育,形成人人重师德,个个讲师德的良好氛围。
  3.探索培养机制。
  (1)制订明确的培养计划和方案,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中,对全体教师进行以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为核心内容的教育。坚持在党员、干部、教师中广泛开展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有关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文件;不定期地举办由全体党员、干部、教师等参加的职业道德理论培训班;组织开展“师德问题”大讨论,教职员工结合自身工作,谈师风,谈思想,谈经验,以此提高教职员工的思想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