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中西方高校道德教育比较及启示

作者:林建英 于 欣




  课堂中,可多采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学生多做独立思考,多让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只有经过自己思考后形成的观点才能成为其外在道德行为的可靠基石。教师在这方面应更多地起引导作用。
  课堂外,应充分整合各种校内外资源,努力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道德氛围。在这一点上,可借鉴西方国家教育的先进经验,让大学生深入社区开展服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践他们的道德观点,强化他们的道德行为,做到知行合一,避免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脱离。
  3.加强审美教育,内化学生道德意识。高校道德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正确道德认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道德行为成为个人面对外部环境的自觉反应。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培养和内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在这一方面,西方国家往往利用宗教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的灌输。
  在我国,我们坚持的是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当然不允许宗教参与高校道德教育的过程。但一条途径可供我们尝试,那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正确、积极的审美观来强化道德规范的内在强制力。正如爱因斯坦在《论道德》中谈到的“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
  因此,高校道德教育应增加审美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审美观。对内要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对外注重对学生的各种礼仪的教育和培训。只有内外道德教育同时进行,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和健全人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民生,于漪.教师人文读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陈晓芸.中西方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电子教育,2006,(4).
  [3]陈俊珂.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 1999,(1).
  [4]冯益谦.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方法及启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3,(6).
  [5]陈昊.当代美国品格教育对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8).
  [6]杨清.后现代主义道德教育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7]徐纯.浅谈中外高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比较[J].理论月刊, 2007,(7).
  [8]马晓璐,宁凝.论中美大学德育之比较[J].现代企业教育, 2007,(8).
  [9]徐俊川.当代国外高校德育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教文汇,2007,(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