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中西方高校道德教育比较及启示

作者:林建英 于 欣




  [摘要]笔者对中西方高校道德教育的不同特点进行了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西方高校道德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提出了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育 道德教育 比较
  
  高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魅力的公民。实现前者可以通过学校专业传授式教育来完成,实现后者则方法各异,也不是朝夕之事。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中西方高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有着各自的方法和经验,通过两者对比,我们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中西方高校道德教育比较
  
  通过对中西方高校德育现状差异的研究,可以发现: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呈显性化、单一性和政治化的特点,而西方高校则呈隐性化、多样性和宗教化的特点。这种差异可能源于不同的国情,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差异值得我们深思。
  1.显性化和隐性化。在我国,对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表述,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内容基于目标,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它教学内容全面,也包括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以及法制教育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较为完整的、明确的高校德育体系。完成这些课程的途径主要是以老师讲述为主,通过讲述让学生明白道德观意义和人格内涵。这种带显性化特征的道德教育独立于专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界限分明。
  在西方国家,高校道德教育的目标很少有统一明确的表述,一般是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道德教育内容。各国道德教育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情怀;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上,美国学者黑渥勒曾在1970年提出“隐形课程”概念,所谓“隐性课程”说的是学生在学校可以无意识地接受某种影响。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西方高校很少设立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而是把道德教育的整个过程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人文教育及其他的专业课程中,倡导多渠道、全方位渗透,达到隐性教育效果,让学生在无意识中完成道德和人格的修养。
  2.单一性和多样性。任何国家的道德教育都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但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上,各阶段皆有所不同。从道德教育各阶段来看,我国的德育内容、形式在各阶段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以单向的课堂传授和灌输为主,缺乏对学生主体认识,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随着学生日趋成熟,主体性、独立性特征在他人身上都有所凸现,对于灌输教育易产生厌烦与抵触情绪。因此,高校德育课就显现出边缘化、弱化、形式化特点。令人担心的是,这种教育方式不能触及道德结构的核心,即道德信念,还易造成学生道德行为不稳定。
  相比之下,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途径上都力求多样化,综合利用学校、社会、家庭和各种软硬件设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道德影响。很多国家都极为重视社会文化设施对年轻人的熏陶,如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历史遗迹等。在手段上,国外高校普遍使用各种先进科技教育方式,如电影、电视、广播、唱片尤其是互联网等来辅助对学生道德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此外,国外高校也非常重视与家庭合作,成立“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定期召开会议,交流学生情况和学校教育设想。
  西方国家的道德教育课的设置呈多样化,即同样课程不同阶段的讲授内容不同。例如,美国将历史课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途径,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下来要求各类学校必须开设历史课程。但在不同层次的学校,历史课的侧重点不同,如:小学主要以讲故事,伟人轶事为主;中学系统历史为主,侧重学习历史事实和过程;大学则以对历史事实的理论分析为主。这样,使学生对同一门课程的学习能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既能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增长爱国热情,又不会因长期重复学习而产生厌烦与抵触情绪。
  3.政治化和宗教化。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对高校道德教育目标的表述中可看出,我国的道德教育是和政治教育紧密相关的,意识形态教育在道德教育中是显性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程中占有很大一部分,对时事政治的考核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毋庸置疑,高校德育教育的政治化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对培养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课程内容偏重理论讲授,且知识重复,难以和学生平常生活联系起来,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很好。
  在西方高校,尽管政治和意识形态的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西方国家长期对学生进行美化资本主义民主和妖魔化的非亲西方国家政权的思想灌输,但由于这种思想灌输是通过多种途径隐性地进行,表面上并没有呈现出政治色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便接受了。另外,他们道德教育也体现出较强的宗教色彩,如在美国,宗教势力每时每刻都在以上帝名义向大多数美国人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其中包括许多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虽然在政教分离的思想影响下,法律规定大学课堂上不能进行宗教思想教育,但大多数高校都设有教堂,有神职人员对学生进行宗教方面灌输和影响。因此,高校宗教思想灌输和家庭宗教生活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也起着一定的作用,且这种教育方式也较贴近美国人的生活,易于被学生接受。
  
  (二)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中西方德育现状差异的分析可以发现,尽管中西方之间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发展水平,但西方高校德育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特别是对我国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西方国家的经验有助于我们探索解决。
  1.消除教育界限,促进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从我国高校的情况来看,专业教育得到了很好地开展,但道德教育却出现了边缘化、形式化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僵化的德育模式所导致的。为了改变这“单足跛行”的现状,在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关系处理上应进行新的尝试。在德育课程的具体实施上,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强调道德学习必须跟一般的知识学习整合起来,极力主张学科之间界限的消除及科技融合,认为德育应该不只限于资讯的传播,更应在各种训练中容纳所有能增加个人联系不同学科的能力。这种德育思想对我们探索新的德育模式提供了参考。西方高校注重各科教学对德育的“载道作用”、“渗透作用”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因此,我国高校德育除保持目前旗帜鲜明、高度集中的政治立场外,也应尝试将德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去,促进两者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出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健全人格,做到德育过程“和风细雨,润物无声”。
  2.改变单一道德教育模式,建立全方位道德教育系统。大学生喜欢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各方面教育也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若仍以单一的讲授灌输方式进行道德教育显然不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势必会造成了大学生道德观念多元化、冲突化的情况出现。因此,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急需改变单一地、反复地教学模式,建立多样化的德育方式,综合利用各方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