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在情景启发中培养学生自主写作的能力
作者:阙家彪
[关键词]情景启发 兴趣 主体意识 主题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能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学生进入了自主学习的状态。教师通过情景启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挥主动思考的自主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课内外情景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想象能力,从而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就情景启发对培养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促进中学写作教学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一)情景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它强调要进行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美
感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充分发掘语文课的创新功能。情境教学法古已有之,我国古代《列女传·母仪传》中就记载了孟母三迁教子、断织教子的故事,这是情境教学的典型范例;国外一些教育家如苏格拉底、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都曾提倡和实践过情境教学。运用情境教学法,关键是创造一个语文教学的生动情境,而通过情景的渗透更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构建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把情景教学引入到中学写作教学之中能够为学生创建更加形象的空间概念。
传统写作教学呆板、枯燥无味,甚至使学生对写作有一种胆怯的心理状态。因为学生在传统写作教学的教化下无法施展自己的想象空间,不能对作文产生应有的兴趣,多数教师也只能就作文讲作文,使学生觉得写作文无处下手,不懂得在情景中寻求思路、寻求创新;而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来源于生活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建构,来自于丰富的大自然。美国当代教育家卡尔·罗杰斯在指明学与做的关系时,提出这样的学习原则:“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有所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自我启动的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由此可以看出,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在情景写作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如督促学生观察周围发生的新闻事件、阅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研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思维的定势,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
(二)情景写作的主体意识和主题关联性
1.情景写作主体意识。创设的情境首先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这符合赏识教育、快乐教育和成功教育的理论。学生每天都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和大自然中,在各种环境的包围中,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有趣的情景,学生的知识会更加丰富、脑海中的语言材料会更多、更形象、真实。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及大量的课外优秀读物,当这些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加上他们亲身体验的经历,就自然而然地产生要表达自己情感的冲动和欲望。这种写作欲望是压抑不了的,正如一个生物体要想保持生命状态就必须一刻不停地进行呼吸一样,“吸”就相当于“阅读和体会”,“呼”就相当于“写作”,这是自然规律。
情景写作就是在自然“呼吸”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知识,汲取信息和营养,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主人。教师应把作文全过程的支配权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尽情地施展自己的写作才华,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个性和个人风格,还可以进行大胆创新,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特长和创造性是极有好处的,而这些和我们时代的特点以及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需要密切联系。因为只有让学生身处其境,才能有情可抒、有文可写。如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正是由于作者身处其境,有感而发,才能把荷糖四周的环境和荷塘中的叶子与荷花描写得那么逼真、动情,同时加上修辞手法的使用(亭亭的舞女的裙、碧空里的星星等),让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味无穷;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表达了对抗日军民的赞扬之情;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都是作者通过一定的情景加上主体的参与,才写出这种百读不厌的文章来。
2.情景写作中的主题关联性。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就理论而言,写作是富有情感、具有情意的心智活动。因此,把情景利用在作文教学中,一方面突破了传统作文教学的模式,另一方面,在提高学生写作意识的同时,还把命题权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文章的主体,也就是学生本人是文章中的“自我”。学生用最喜爱的文体和词语反映他们最关注最爱写的内容,当然包括通过课堂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相关材料和课外阅读的资料,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摄入大量的语言信息,参考和模仿一些好的篇章的写作手法。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在无意中大大提高自己的欣赏、理解和写作水平。如高二年级的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全都是文学作品,因此,高二的作文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利用情景的参与和摄入尝试写各种文体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戏剧、小品等。
(1)情景设计,自动选材。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一两天布置搜集有关资料的任务,这样在上课时就有足够的材料。另外,教师也要做好充足准备,一方面可以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知识,如文化、历史、政治背景等,因为语言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文化背景的参与。
(2)把握主题,引入语境。教师可以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突出一个方面、解决一个问题,以形成合力。问题的解决要点要突出,营造出单元整体和谐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与写作手法。夸美纽斯曾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体验、观察、触摸、参与、理解和创造等。”如教学散文《荷塘月色》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荷花情境的画面,如有条件,还可以带学生亲身体验、亲眼观看自然生长在荷塘中的荷叶、荷花、默默的水等,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和内容积极交融,产生真正强烈而深厚的情感,把主体的参与和文章的主题、内容紧密联系起来。
(三)情景写作中美感的渗入
语文课堂教学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创建新式的、充满美感的课堂,让学生在每节课都能够体会到美的感受。这样,学生才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对该教师的课百听不厌;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以美学为指导设计的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和观赏性,学生易于接受和欣赏。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和模仿作用,如:在看到学生疲惫时可以用歌曲或富有激情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和表现力,听歌和富有激情的语言表达形式本身就是对美的摄入,利用语言形式来传播和介绍丰富的语言信息的过程。
1.自然美和写作的结合:自然接受是最好的老师,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美的课堂更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大趋势。社会需要和谐,人类的一切都需要和谐,所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五个和谐,包容方方面面的内容,我们的语文写作教学正是在这种大和谐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我们更需要创建充满美感、和谐的课堂。素质教育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观察、学会欣赏、学会感悟,要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自然、群体与自然等方面的和谐结合,创造积极向上的交流氛围,培养独立思考、商讨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能力;通过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形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言信息和写作内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