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文化课转型研究

作者:周美兰 李传东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对中职教育人力资源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并迫切需要通过文化课程转型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在对湖北省9所中职学校的文化课课程开发、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中职教育鲜明的职业属性出发,提出实现文化课程转型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教育;文化课程现状;课程转型
  
  “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的提出,是目前职业教育生源少、质量低、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的一种解决策略,在大的方向上引领着职业教育的改革。职业教育以当前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有知识、有能力、会学习、能应用,全面发展创新人才来衡量,[1]文化课程的实施现状仍没有摆脱普教模式,一定程度地存在着诸如课程目标决策不明,内容选择欠佳等问题,偏离了中职教育培养目标,不能有效地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毕业生。本次调查主要从学生就业角度出发,对处于湖北省三个不同经济区的9所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为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程(语文、数学、英语、政治)进行问卷调查、座谈访问和课堂观察,系统地了解文化课程总体情况和师生
  对文化课程认识的状况,确认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解析其成因,并为实现文化课程转型提供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调查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样本的选择
  本次调查、访问对象为中职学校在校学生和文化课教师,学生总体为二年级和三年级,且以三年级为主,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由表1所示。
  
  (二)调查的方法与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问卷法、访问、座谈、课堂观察。调查使用的工具为:教师、学生问卷各一份;教师、学生访谈提纲各一份;课堂观察表一份。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文化课程的开发主体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开发应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表2调查结果显示,文化课程开发主体虽然实现多元化,但学校自主开发、与企业合作开发的力度不够,大部分文化课程仍以国家专家委员会编排为主。访问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学校对自主开发教材要求不够;不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积极性比较高,而企业态度并不积极。
  
  (二)文化课程的目标定位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不仅要有一般文化课程的共性目标要求,而且要有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表3显示:(1)在各选项目标中,“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是学生认为在自身体现得最好的目标,选择这两项的人数分别达到了70.6%和74.2%。(2)作为一个现代职业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从业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判断能力,在学生身上体现得最好的人数分别为33.3%、25%和10.8%。(3)当前教育评价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能力指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分别有80.8%、94.5%的学生认为自身较差或最差。(4)按照终身教育观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成为最主要的智育目标。[2]对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工作等都有重大影响的合作学习、学会学习、道德品质、人际关系等课程目标,选择体现较差或最差的学生人数都在50%以上。
  表3和表4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完成文化课程目标与文化课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成正比。文化课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程度越高,学生完成课程目标的情况越好,否则就越差。访谈发现,教师对课程目标的关注情况与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依据有直接关系。所有被调查学校,评价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考勤、教案、批改作业、工作态度等,而对教师是否完成课程目标与教师的年终考核、奖励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文化课的课程内容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传统的以百科全书为范式的“囊括式”课程内容选择模式,逐渐被“精选式”课程内容选择模式所取代。其变化是强调学习者自身进行建构式学习以及创造新知识框架能力。[3]以就业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同样要适应这种趋势。笔者从课程内容规定性、应用性、选择性、创新性四方面的调查发现,目前文化课程内容依然以知识本位为主,还没有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内容的规定性对“您是否能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内容”,只有60.5%的教师回答能在规定学时内完成教学内容。访谈发现,校领导、教师普遍认为,文化课课程内容从“知识点”的角度来看繁而难,但从“知识面”的角度来看窄而深。
  内容的应用性对“您是否经常用所学的文化课知识解决职业领域的问题”,回答“经常用”的学生只占被调查学生的10.3%,“不会用”和“不用”的学生占47.3%,“偶尔用”的学生占42.4%。访谈发现,70.3%的教师认为课程内容应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
  内容的选择性每位学生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独特方式,只有按照这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才能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结合起来,才会发生有意义的学习。在问卷调查中,72.5%的教师认为“不同的专业应该学习文化课,其内容要有一定的选择性”,89.3%的被访谈的学生都认为应当让他们有选择的余地。这表明,课程内容的规定性和选择性是文化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基本矛盾。
  内容的创新性对问卷中“您认为现行教材是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一问题,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只有2.8%的教师回答“非常有利于”,18.2%的教师选择“比较有利于”,选“不太利于”和“不利于”的教师达到79%。由此可见,现行文化课程内容不利于教师发挥自主性和创新能力。部分教师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课本上的例题过于陈旧,开放题、情境题、应用题几乎没有,没有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留下质疑、探索的空间。这也是造成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文化课的课程结构
  以就业为导向主张打破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体系,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设计课程模块,增加课程弹性,对职业化课程进行优化和补充,其最终目的是指向培养富有能力的劳动者、问题解决者和终身学习者。
  文化课模块化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具体特征:[4]一是课程决策分权化——市场导向(以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学生培养目标);二是课程目标具体化——宽窄并举(课程编制以岗位能力为中心开展);三是课程理论适度化——够用为度(不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岗位、专业课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四是课程设计动态化——动态适应(课程内容不以学科为中心,向综合化发展,随着职业岗位要求予以调整);五是课程结构模块化——能力为本(编排各种组合的知识单元、情境模拟单元或操作单元,各模块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问卷调查发现,能按这种模式特征进行教学的教师仅占35.4%,有43.6%教师居然还不知道模块化教学模式,更谈不上进行模块教学。
  文化课模块的开发以就业为导向的文化课模块开发需要发挥其知识性和工具性两种功能,以“必需、够用”为度,淡化理论推导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注重教学内容的精选和更新。整个课程结构因核心课程(专业课)内在结构以及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富有弹性,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调查发现,仅有46.7%的教师能结合核心课程的要求,以“必需、够用”为度开展文化课教学。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文化课程的开发几乎没有专业课教师的参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