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勤工助学与大学生职业指导
作者:段 徐 祝秀香 应美丹 袁银泉 章燕棋
关键词:勤工助学;职业指导;创业教育
随着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和高校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指导的内涵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以前的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发展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包括职业生涯认知规划、基础能力培养、职业定向指导、择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多个方面的完整体系,其服务对象也由毕业生扩大为全体大学生。
职业指导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思想已经得到广大职业指导工作者和研究者的认同,社会实践已经成为职业指导的重要途径。高校勤工助学作为一项大学生广泛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拟对勤工助学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作用以及充分发挥其作用的途径和措施加以探讨。
勤工助学是实现人职匹配的重要桥梁
虽然当前职业指导理论已经超越了人职匹配的职业指导阶段,发展到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生涯指导阶段,但人职匹配仍然是职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人职匹配让大学生与合适的岗位实现匹配,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实现自我价值,同时也是优化配置人才资源的有效途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指导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同时深入了解社会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是做好人职匹配的前提和基础,勤工助学作为模拟就业的形式,对于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目前已有很多心理测试工具用于人职匹配,但是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不能尽如人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此为基准的人职匹配过于客观化,而对人本身的诸如态度、期望、人格、价值观等择业主体的主观因素重视不够,这样的人职匹配是粗疏的。通过参与勤工助学,在模拟就业的实践中,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和准确地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特长、性格特点、心理素质、发展潜力等个人特征,做出恰当的自我评价。
同时,由于大学生缺乏与社会的接触和对未来工作岗位的了解,在选择未来职业,规划职业生涯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勤工助学可以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社会,全面地了解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通过在职业环境中的实践,体会熟悉未来的职业环境,了解职业特征、职业前景、职业要求等,从而为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克服盲目性。
总之,通过勤工助学能够帮助大学生全面了解自我、社会与职业,顺应时代,扬长避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人职匹配。
勤工助学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素质的竞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勤工助学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广泛的作用。
勤工助学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报酬,能克服不劳而获的思想,并能磨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懂得只有付出才有收获,树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观念。同时,参与勤工助学,拥有一个工作岗位,实际上已经处于一种“准职业”的状态。各种职业都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大学生参与到各种“准职业”中,通过各种岗前培训、从业教育和职业环境的熏陶,可以养成遵守劳动纪律、遵守职业规范、树立工作责任心等良好的职业习惯,为将来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准备。
勤工助学有利于完善知识结构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大学生通过在校学习,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掌握知识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大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实现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可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和发展。此外,通过实践,能够认识到社会与职业对自己知识的要求和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从而克服学习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增加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性,使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
勤工助学有利于锻炼职业能力对于走向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比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缺乏实践能力,眼高手低是很多大学生的通病。因此,培养实践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勤工助学为大学生能力锻炼提供了实践平台,在勤工助学的磨炼摔打中,能够了解自己能力上的所长所短,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勤工助学中的岗前培训、工作经验的积累、同事的帮助也有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勤工助学还可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扩大社会交往面提供条件,通过与不同类型人的交往、协作,开展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多种能力,为大学生进入社会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准备。
勤工助学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当代社会的人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要应对这些挑战和压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同时也是走上职业岗位的通行证。学生在参与勤工助学过程中,将面对各种竞争、经历各种挫折、克服各种困难、承受各种压力,通过种种历练,可以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坦然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在勤工助学活动中,通过职业环境的熏陶和工作中的团队协作、相互帮助,能够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情感驾驭能力与情绪控制能力,做到心胸开阔、情绪稳定。
勤工助学是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载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报告中,认为“高等教育必须对劳动力市场新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形式的出现,采取相应的积极的主动的态度,必须注意市场趋势的变化,在‘一个学位=工作’这一公式不再适用的时代,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仅应是求职者,而且应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岗位创造者”。创业不仅能够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更好地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创业是最好的就业”这一理念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高等学校应该把创业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而勤工助学正是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通过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用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支撑自己的学业,能够减少大学生的依赖思想,培养独立意识并且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增强自我实现意识。由于勤工助学岗位供不应求,大学生必须通过竞争获得勤工助学岗位。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大学生也面临着各种挫折和竞争,这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抗挫折能力。总之,勤工助学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思想上的准备。
随着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推进,勤工助学的档次和含金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从事经营型、管理型的勤工助学工作,甚至有部分学生还创办了勤工助学企业,提前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通过这类高质量的勤工助学活动小试身手,可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时机把握能力、风险处理能力等,为将来的创业做好准备。
发挥勤工助学在职业指导中作用的措施
转变观念,加强引导,完善政策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工作者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勤工助学的育人功能及其在大学生职业指导中的作用。只有更清楚地认识到勤工助学的崭新内涵,才能在勤工助学管理工作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发挥勤工助学的职业指导功能。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勤工助学报》、勤工助学网站等途径加强宣传,提高大学生对勤工助学意义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勤工助学中来,有意识地通过勤工助学锻炼自我,提高自我。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勤工助学特别是智力型、管理型、创业型等高质量的勤工助学中来,并为其提供宽松的环境。例如,可实行弹性学分制,学生可以在4~5年内或6~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修完学分,完成学业,这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处理学习和勤工助学的关系,有较多的时间参与勤工助学而不影响学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