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关注职校学生的“学”
作者:韩秋黎 石伟平
关键词:职业院校;学生厌学;教改措施
职业技术院校应正视教学难的问题
职业技术院校的课堂,学生厌学,教学效果不好是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一是学生基础差。从学校的基本情况看,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约占40~50%,对新课内容的学习有障碍;二是学生之间的差距大。学生入学成绩相差200~300分,给教与学带来了很多的困难;三是对教师的教导置若罔闻。诚然,教师们也做了许多努力,在屡屡不见效后,便也听之任之了。
为了解决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厌学这一难题,一些研究者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等不同方面对厌学现象作了归因,并提出了诸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调整教育目标,改善实验实习条件,促进校风、学风;增加校园文化活动,开放图书馆,严格成绩管理;优化育人环境,让家长配合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等策略。这些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应该看到,学生厌学的情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技术院校的建设也突飞猛进,各校的办学条件与前些年已不可同日而语。条件好了,学生对学习就是缺少动力。如果严格教学要求,那些门门功课亮红灯的学生又会给办学和管理带来更多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不仅要正视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学习问题,更要想办法让学生乐意去学,使他们真正学有乐趣,学有所得。
促进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学习的策略
要让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进入有效学习状态,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要让学生领略到学习的意义
重视职业生涯的教育引导主要通过开设职业生涯指导课程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是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19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就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倡导开展职业指导活动。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提出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的先决问题。”他指出:“男女学生或缺乏重视职业之心思与从事职业之兴趣与习惯,又或认一科、习一业而违其天性与天才,则职业教育之效果,仍难圆满。是职业指导尚焉。其方法:一、调查、发表各种职业状况及学校状况,使学生有选业、选校之根据与准备。二、测验或查询职业职能,俾择适宜于己、有益于群之职业。三、调查各职业机关所需人才、各学校学科及人数,以谋供求相应。四、用出版、演讲及其他方法,宣传职业指导之重要,及发表调查、研究所得之结果。而其尤要者,在对于男女青年,用种种方法发挥其服务社会之精神,唤起其从事职业之兴味。”可以说,职业生涯指导主要是根据人的生理、心理、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环境背景,从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提高对自身、对职业生涯的认识,到引导其正确择业,进行从业的准备、规划职业成长和发展,促进实现人生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几十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与职业教育密切相关的职业生涯指导也应得到重视。对职业技术教育来说,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技术教育是从业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生涯指导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可以说,尚未进入职业领域的职业院校的青年学生对什么是职业,现在的学习与将来职业生涯的关系并不清楚。加上应试教育的失落,他们中的很多人把进入职业技术院校作为一种无奈的茫然的选择,并由此产生了学习上的懈怠心理。尤其是初中毕业的学生,他们对生活、对职业还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地引导。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个体的生理、心理及综合素质逐步完善的过程。通过职业生涯指导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上的职业及工作类型。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自身特点进行职业定向,让学生将现在的学习与将来的生活和工作相结合,与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相结合,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还可以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帮助他们了解职业生涯的意义,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学会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确立目标,由此获得的学习动机和需求效应将比那些不切实际的说教更有实际意义。目前,职业生涯指导工作尚未引起重视。大多数职业技术院校在这方面还是空白,认识上也有一些误区。很多学生认为就读的专业就是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把专业与职业混淆,有的认为职业生涯指导是职业咨询师或企业管理的事,与学校关系不大,还有的将职业生涯指导与就业指导混为一谈。因此,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尤为重要。
让学生尽早接触职业知识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应该比较强,可是,以往学生通常是按照“三段式”的课程学习,学了一两年后,当被问及所学的专业内容时,常常无从作答,因为,直到这时他们还没有接触到实际的专业知识。职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的职业生涯也需要有一个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包括职业准备、职业选择、职业稳定、职业发展等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对于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来说,如何有意义地度过这一重要的人生成长期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进步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这些在学习学科知识方面不具特长的学生,扬长避短的最好办法就是多接触实际,拉近书本与实际的距离,在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之间建立起多样的联系。如果能尽早地进行专业教育与职业生涯指导,尽早让学生进入所学的专业实际场景,尽早地让他们尝试成功的乐趣和总结失败的经验,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心,促进其主动学好科学知识,掌握专业的技能和本领。
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难以“上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与他们过去在中学的学习经历有关。应试教育把他们的特长暂时掩盖了。但是按照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他们擅长的智慧和能力,谁会断定他们就不会有自己的辉煌呢?因此,学校和教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帮助其建立成功的信心。应该说,学生都是怀着希望走入学校的,所以,在应然的目标和实然的过程之间,我们应想方设法架设一座最佳的桥梁,让每一个学生都看到新的目标和成功的希望。
(二)课程设置要让学生有收获
几十年来,大家习惯了建立在学科体系上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模式的僵化,学不能致用正是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学不进去的症结所在。就学生而言,选择就读职业技术院校原本希望接受一种新的教育,结果职业技术院校仍沿用与中学同一模式的教学方法,不但体现不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而且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现状对他们本来就很脆弱的自信心是再一次的打击。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要想让学生对学习不厌恶、不懈怠,必须设法冲出旧的学科体系。
要让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并且有效地学习,根据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重在“做”的特点,推行新的课程改革是当务之急。“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况既定的条件下,给教育者传授怎样内容的知识能够收到最好效果的问题,是必须考虑的,而且是可以归纳出一些原则出来的。传授方式、传授技巧是教师在课堂讲课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同样的内容,采取不同的传授方式,运用不同的传授技巧,讲给同样的学生,收到的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大的不同。”近年有学者研究出了打破学科体系教学的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其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打好基础;以职业能力为基础,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以工作过程的需要为主线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