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试析贫困地区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定位

作者:刘金锭 储祖旺




  摘要:通过分析“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所在地区的高职高专院校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情况,认为这些高校要提高自身竞争力获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准确定位,积极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办学多样化、地方化,主动选择分类发展,主动适应本地和发达地区两个市场的需求,主动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寻求办学上的沟通和协作。
  关键词:贫困地区;高职高专;办学定位
  
  2005年11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高专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加强贫困地区现有高职高专的办学能力,使它们更好地服务社会、面向市场,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中极具现实意义。本文中的贫困地区,特指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在中西部地区确定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所在地区。以湖北省为例,共确定25个“重点县”,主要集中在十堰地区、黄冈地区和恩施地区。对于这些“重点县”,中央除集中主要资金予以支持以外,更动员全国科技力量进行科技扶贫,“使他们具有自我发展、致富能力、市场竞争能力”。[1]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站”的高等学校,在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中起着“发动机”的作用;贫困地区高职高专的兴衰,将直接影响着其发展速度的快慢。
  
  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高职高专院校办学的影响
  
  贫困地区高职高专生源不足高职高专生源主要来自当地。但是相比其他地区而言,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还很低,[2][3]具有高等教育可支付能力的家庭比率也低。这在客观上导致贫困地区高职高专生源不足。其次,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过渡到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市场由卖方市场变成买方市场。考生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有学上,更想到大城市上理想的学校和理想的专业。大城市,尤其是经济、文化发达的名城往往成为考生的首选。另一方面,受文化传统中“重学轻术”思想的影响,我国广大民众对高职高专、尤其是高职院校不感兴趣,也导致了这类高校社会需求不足,发展艰难。
  贫困地区高职高专办学经费筹措困难高职高专大多是省属地方高校,主要办学经费直接源于省教育厅。由于省政府对高校的教育经费拨款主要依据是在校学生数,高职高专紧张的生源状况使其获得政府拨款的能力严重不足。另外,“重点县”属于国家“扶贫帮困”对象,其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地方财政收入有限,不能给予高职高专很大经费扶持。另一方面,贫困地区高校的知名度也很难为其赢得社会捐赠。因此,贫困地区高校的学费、住宿费收入成了学校的重要经费来源。然而,贫困地区生源多数来自低收入家庭,为了促进当地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这些高职高专院校还不得不按一定比例减免贫困生的学费和住宿费。所有这些都影响着这类高校办学经费的筹措,以致影响其生存和发展。
  贫困地区高职高专师资力量薄弱贫困地区的工资水平低,高校教师在各方面待遇相对较差,工作和生活条件相对不好,不仅应届博士生、硕士生不愿前往,重点大学、重点学科的应届本科生也不愿去,致使高校师资得不到及时补充。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作为对精神生活需求层次较高的群体,需要一个交通与信息获得灵便的环境,然而贫困地区由于交通、信息、管理方面的落后,不能满足他们对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的要求;而且同一城市内高校数量少,没有相互利用图书资料和科研设施的协作条件,束缚了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这些因素导致了他们现有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也大量流向发达地区。这些高校为了发展,不得不增加人才引进的优惠条件,如住房、科研启动费、解决配偶工作等,这必然会增加办学成本,给本来实力就弱的高职高专院校增添了不小的办学压力。
  
  贫困地区高职高专院校办学定位试析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在高等教育阶段,要相对稳定普通大学招生规模,重点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扩大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到2010年,使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要扩大高级技工、技师培养规模”。[4]这是高职高专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高职高专肩负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贫困地区的发展也需要当地高校培养人才以增强其自身“造血”功能,高校不能再有管理思想和观念上的“体制依赖”,继续“坐、等、靠”,而要充分利用自我发展的主动权,全面分析自身的历史和现状,积极对学校发展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办出特色,办出优势。
  (一)高等教育多样化趋势的背景下贫困地区高职高专的主动选择:分类发展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是高等教育多样化。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只有类型的差别,而没有高低贵贱的区别。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高校各司其职,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各种不同的适用人才。如果高校不管层次和类型的差别,盲目追求“研究型”、“综合型”而忽视内在的差别与特色,缺乏对自身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定位的认识,其结果就是不仅在人才培养上缺乏个性,而且相互争夺生源,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贫困地区高职高专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办成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从国外来看,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并不是培养精英人才的传统大学,而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地方院校,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英国的多科技术学院。有学者从人口统计的角度分析了高等教育的潜在危机,[5]认为2010年后,可能会有一些高校由于生源不足而产生生存危机,尤其是社会公众形象不佳的学校和地域位置较差的学校,从而提出高等教育的办学应该模式多样、标准各异。对于贫困地区高职高专来说,竞争力、资源都不具备与其他高校的可比性,因此,要对高等院校的分层、分类发展有正确认识,甘于自身定位而真正担负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责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社会对各类不同人才目前和长远的需求总会在人才市场上反映出来,用人单位必将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和毕业生的真才实学“量才录用”,根据人才的实际贡献“按质论价”,而不再一味追求高学历、重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理性的用人单位已经认识到,只要能力足够的人才“才尽其用”就可以了。[6]那些历史悠久、有良好传统的贫困地区高职高专有较强的发展基础学科的实力,在多年的办学中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学风,具备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较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的条件,只要在恰当定位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2010年以前,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并入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这一决定从政策上对高职院校的分类发展、避免盲目攀升进行了规定。贫困地区高职高专更要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办学潜力,争取本类别、本层次上的“一流”。
  (二)高等教育地方化趋势的背景下贫困地区高职高专的主动适应:两个市场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促使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区域化和地方化的基本特征。高等教育地方化有以下几层含义:高等教育属地化管理;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为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全面支持。有研究者撰文认为,[7]实施地方化思路应主要围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并分为三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次是地方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开发本地区优势资源、发展本地区优势产业的需要;第二层次是地方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本地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地区经济向区外发展;第三层次是地方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促进地方经济向国外发展。“科技扶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主要途径,“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指出,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要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与贫困地区直接挂钩,提高贫困地区科技发展水平。贫困地区的高校在培养人才、发展本地经济上更是责无旁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