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高职院校“数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初探
作者:侯建军
一要渗透数学史教育。培养“数困生”对数学的理解和欣赏,数学史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清除对数学的畏惧感,进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同时,又能学习数学家的坚毅品质和为数学献身的精神。二要渗透数学美育。数学美的内涵丰富,美学思想方法有助于数学创新能力的提高。数学问题的难度大,而解答却十分简单,这种属性的反差表现了数学的“奇异美”。教师应不断地以数学中蕴含着的对称与和谐、简单与明快、奇异与突变、雅致与统一的美去感染学生,同时还要充分挖掘数学的概念之美,证明之美,体系之美,平衡之美和无限之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无限之美,可以说是几何中射线的一种形象反映。要潜心挖掘“美的数学”,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相信“数困生”最终也会被美“感化”。三要渗透成功教育。巴甫洛夫提出,情感是大脑皮层“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若外界的刺激使人原有的活动得到维持与发展,人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当“数困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时,就会产生愉悦感,增强自信心。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样的锻炼机会,如安排难易适度的练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机会。学生的成功与价值一旦得到大家的认可,丰富的成功体验就会促使学生产生自信、愉快的积极情感,从而形成可喜的良性循环。
转化尝试
笔者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本校两个高职班进行实验。将其中一个班作为对照班,另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实施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转化策略,进行为期一年的转化尝试。在上新课前,我两个班2004年第一学期的数学学期成绩、“数困生”数量等数据进行了统计(见表1),实验班、对照班的平均成绩分别为57分、59分,实验班略低;“数困生”数量分别为48人、44人,实验班略多。总体而言,两个班的数学人均成绩和“数困生”数量没有显著差异。
在转化过程中,笔者围绕“努力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总体目标,针对不同类型的“数困生”,采取相应的转化措施。
(一)转化社会致困型“数困生”的主要措施
阐明学习数学的意义,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数学观,努力消除社会偏见对学生的不利影响;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协同班主任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分析上网聊天、玩游戏等活动的利弊,讨论如何正确处理这些娱乐活动与学习的关系,如何努力做到趋利避害。
(二)转化家庭致困型“数困生”的主要措施
经常与家长沟通,优化学习环境,与家长一起制定适当目标和做出符合实际的期望,并定期检查、评价;关注他们家庭的困难,给予关心和适当的帮助,鼓励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
(三)转化学校致困型“数困生”的主要措施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全面、客观评价“数困生”,使其发现自身优点,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轻松的教学氛围;在授课内容、教学进度和作业布置等方面顾及“数困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使他们对数学学习达到“自我满意”状态;加强课内外与“数困生”的交流沟通,经常给予他们辅导和帮助;提高授课水平,充分利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教学,让数学学习更加生动、形象、有趣;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渗透应用意识,努力实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四)转化自身致困型“数困生”的主要措施
加强数学应用教育,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数学美育,使数学学习成为一种享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意志品质教育,渗透数学史(特别列举一些数学家从失败中不断奋进直至走向成功的历程),鼓励“数困生”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经常检查“数困生”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经过一年的转化尝试,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数困生”数量发生变化:(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2005年第一学期数学学期考试中,实验班和对照班人均成绩分别为70分、63分,“数困生”数量分别为20人、35人。与2004年上学期相比,两个班的人均成绩提高幅度分别为22.8%和7%,实验班高出15.7%;两个班“数困生”数量分别减少了28人与9人,实验班比对照班多减少17人。转化结果说明,相对于对照班,实验班的数学成绩提高得更快,“数困生”数量减少得更多。通过调查还发现,实验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更为积极,学生的数学素养、个性品质和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00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5-7-28.
[2]王金丽.数困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0,(1).
[3]王顺秋.情感教育在转化数学差生中的作用[J].数学教学通讯,2004,(5).
[4]侯建军.情感教育转化中职“数困生”的实践与体会[J].当代教育论坛,2005,(6).
作者简介:
侯建军(1973—),男,汉族,湖南株洲人,株洲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育硕士,主要从事数学教学研究。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