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对山东版五年一贯制高职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几点思考
作者:梁翠丽
灵活性差
一是课后习题提问方式过于呆板。教材课后练习力图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但因学生认知水平不高,文化基础差,很难回答一些抽象性的问题。有些问题大可改变提问方式。如《忆朱自清先生》一文有这样一个思考题:“他认为怎样,便怎样。我们应该怎样呢?每个心地清明的人都会知道的清楚。”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说?此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说明朱自清先生在政治上坚持清明的原则,也是他内在人格的一个重要的展现。但是,这个单独的句子从课文中拿了出来,学生很难把握其真正的意义所在。如果该问题改成:请从课文中找出表明朱自清先生清明的政治立场的句子,并认真考虑为什么是这些句子?这些句子对于刻画朱自清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我们在写人的时候,这样的句子是否可用?用在什么样类型的文章更好?这样抽丝剥茧,层层引导,一路问下来,不仅适应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问题的兴趣,让学生学会这种写作方法,而且这些问题只需在课文中找句子就能完成。对于学生来说,一连串抽象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利于发展学生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学习兴趣。
二是没有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予以足够的重视。课后习题只是设置了与该篇课文相关的内容,但是,比较反思性问题的设置几乎没有。既然每个单元前有重点内容提示,每个单元结束,就应该有对本单元知识的横向比较综合。这样不仅给了学生一个温故知新的学习机会,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对现有的知识触类旁通,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反省思维,让每一单元的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但本套教材并没有灵活地设置相关的练习内容。课后习题滞后于学生的生理发展特点和知识水平,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兴趣和要求相悖,体现不出职业化教学的特点。
缺乏必要的情感训练内容
本套教材课后练习的设置过多地注意了作品的思想性,却忽视了作品诠释的情感内容。众所周知,语文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除了选文要力图达到这样的目的之外,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对文字的积累和感悟。无疑,课后作业设置一定数量的赏析性的练习题目,有助于教师的备课和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本册教材课后习题的设置,这样的内容很少,甚至没有。即使是一些以情感为主线的篇目,除了设置了一些比较晦涩的理解题外,没有设置相关的帮助学生从阅读文字的过程中体会文字的美感和文章情感的练习,赏析性文字更看不到。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材选用了两篇散文,分别是《过万重山漫想》和《废墟的召唤》,这是两篇哲理性散文,职业学院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们知道,散文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文章诠释的情感意义,以此来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审美观。这两篇文章,都出现了不少感人至深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为深化作品的感情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其中的感情意蕴。然而,这两篇文章的课后练习依然只重视了思想性。以《过万重山漫想》一文为例,课后练习设置了三项内容。第一项,作者最后说: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这种“喜悦”指的是什么?第二项,纵观全文回答问题。其一:作者的“漫想”都扣住“第一个”,先后想到哪些“第一个”?思路是怎样展开的?其二:作者想象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面临哪些困难?其三:作者讴歌了什么?期望什么?第三项,参考本文,围绕“第一个”写一段赋予想象的文字。这些练习的设置确实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进一步彰显了文章思想性,但却缺乏情感感悟性的引导。如果设置一些比较感性的练习,依然可以达到理解文章内容的目的,同时也把这些枯燥的问题简单化、情感化了。比如这样设置:找出课文中你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这些句子在文章中起了什么作用?这样就把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联系在一起,一来降低了难度指数,二来从学生的感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能唤起学生对文字的感悟。然而,本套教材的练习设置鲜有此类形式和内容的文字,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让学生的厌学情绪更加膨胀。语文课成了可有可无的内容,甚至不少高职院校因此取消了语文课,造成了学生人文精神的严重缺失,这不能不说是高职语文教育的一个败笔,语文教育缺少了人文性,就成了专门的工具,这与语文教育的理念是相悖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兴未艾,职业教育的教改也势在必行。改革教材体制,改革教育方法,是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重要途径。课后习题的设置是课程改革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它的存在,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只有改革习题的设置方式和内容,才能让课后练习真正达到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才能让高职语文教学走出程式化,从而活化语文教学。
作者简介:
梁翠丽(1968—),女,副教授,曲阜师范大学中文教育硕士,从事大学语文、中职语文教学、普通话等专业课程教学。
(本文责任编辑:戴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