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经验性知识对职业行动能力培养的意义

作者:程 娜 陈祝林




  摘要: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行动能力为目标,而经验性知识是职业行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应从管理学中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经验性知识的内涵及其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运用对经验性知识的管理完成培养职业行动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职业行动能力;经验性知识;隐性知识;显性知识
  
  根据历史记载,手工业生产者技术养成采用的培养模式普遍是学徒制,掌握技术的途径是在师傅指导下,学习者在工作中反复实践、积累经验、提高技能。当今,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行动能力为目标,而经验性知识是职业行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经验性知识对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验性知识的大部分由隐性知识组成,其生成与传播是比较难以控制的,因此,如何将经验性知识管理应用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是值得思考与探索的。
  
  经验性知识的内涵
  
  (一)定义
  词典中对经验性知识有这样的定义:将知识作为一种能力来看待,这种能力是通过实践经验获取的。经验是促使这种知识生成的重要因素,要生成经验性知识必须有丰富的经验积累。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看,经验性知识是行动知识的一种形式。这种知识可将显性知识(指可系统归纳、准确表述、易于交换,即可格式化、规范化、系统化传播的客观知识)与隐性知识(指因高度个性化、无序化、分散化而难以表述、记录、存储、传播的主观知识)以某种方式组织和建构起来,以使工作或职业目标的实现进一步优化。
  
  (二)生成
  经验性知识的生成来源如图1所示。经验性知识的主体应掌握显性知识,一般是指概念、原理等理论性知识(如技术知识、工艺知识、程序知识、方法措施知识等),然后与有关作用关系、功能依赖关系的隐性知识融合起来,生成对实际工作最具效用的经验性知识。
  
  经验性知识不但涉及事物本身,也涉及事物发生发展的方式与过程,也就是涉及“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具备这种知识可以使我们更有效并稳定地从事某种活动。经验性知识主要以两种知识为基础,或者说经验性知识生成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通过许多类似情况的处理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性知识,如医生在处理多例类似病例以后会积累起关于此种疾病的经验性知识。二是处理与以往所遇情况不同的各种特殊情况的经验性知识,如医生在手术中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前一种知识使我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知道采取什么手段是可行的,并能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风险、错误,以及这些风险或错误的产生原因及避免方式。后一种知识则有助于在丰富经验的支撑下巧妙处理临时发生的紧急情况,是经验的发展。
  经验性知识的生成主要通过实践,并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如能有经验丰富的人员给予及时指导,对经验性知识的生成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师应学会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这是学生经验性知识生成的关键。
  对实际工作过程的模拟是经验性知识培养的有效方式。近十年来,行动导向理论对德国职业教育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学习领域及学习情境都是在这一理论下产生的新概念。该理论将学习过程细分成一个个模拟实际工作任务的情境,学生在这样的与实际工作情况密切相关的学习中,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也更主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很多学习活动都是小组工作,因此这种培养方式还可以促使学生学会与人共处以及在职业活动中与人进行有效沟通,各小组成员可以在学习中相互促进。行动导向的职业教育更容易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以适应将来多变的职业工作要求。
  
  (三)重要性
  在新技术领域有这一种说法,认为经验对生产成效已经越来越失去意义了,尤其是在高新技术领域。与这一说法相对的观点则认为,只要人还以某种方式参与生产过程而对整个生产系统起一定作用,人的经验对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就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我们对经验已产生了新的要求,也许以前的经验在运用新技术、新设备的工作中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新的生产方式要求具有新的经验性知识,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故障及不可预料的事件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而在这种情况下,经验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四)经验性知识与行动能力
  在德国,若在从事相关职业的过程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性知识,具备了从事该职业的行动能力,即使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职业教育,也可以申请参加行会的专业考试,获得职业证书。2005年改革后的德国新职业教育法规定,如从事相关职业的时间1.5倍于该职业所需的职业教育时间,即可申请该职业的专业考试,考试通过后可获得该职业的职业证书。在其他欧洲国家,如英国、荷兰、丹麦、法国、挪威、瑞士,经过认证的职业经验可以全部或部分地转换为相关证书,也就是说职业能力经认证后,不仅可以获得考试许可,甚至可以减免一部分考试内容。因此,系统的职业教育仅是获得职业行动能力、积累职业经验性知识的一种途径,而掌握职业行动能力、获得职业经验性知识才是根本目的。
  
  从图2中可以看出,经验性知识是行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能力、行动准备、个人素质以及任职职责共同决定了职业行动能力。经验性知识主要由隐性知识组成,这种知识不能或很难用语言文字加以表达,而且通常与实际行动直接联系,只能有条件地向显性知识转化。隐性知识总是存在于个体之中,并与其紧密相连、无法分割,隐性知识对工作任务的完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传统的学校职业教育中对此缺乏重视。经验性知识中的另一部分显性知识则可以用语言文字、数据等表达出来,可被方便地存储于各种媒体中而游离于个体之外独立存在。由于显性知识相对于隐性知识的易操作性,因而是传统职业教育与传统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
  
  经验学习理论
  
  经验导向的学习观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学习观之一。经验学习指的是通过经验的形成与积累来学习。近年来,经验学习开始进入科学领域的视野,特别是受到认知心理学的关注。在职业教育中,经验学习的核心不是搜集和获得经验,而是对具体经验的评价与反省。按照经验学习理论,学习行动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学习的起点是具体经验;二是要求个体对职业世界和生活世界进行整体观察,发现学习与职业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与原有的知识基础形成一种结构关联;三是要求个体通过对这种结构关联的反思与逻辑思维产生职业经验的方案;四是通过主动实验在新环境中尝试这一方案(如图3所示)。
  
  在现代社会,人们必须经常面对许多全新的课题,而解决这些课题既没有参照物,又无法与已有经验建立起直接联系,这就需要人们具备对已有经验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经验性学习适合于从具体经验中学习在复杂多变环境下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因此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基本的、最佳的方案。
  
  经验性知识对培养职业行动能力的影响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所有的教育类型都涉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这两类知识的传播,因而作为知识传播途径的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知识管理的过程,涵盖了对知识的系统获取、选择、应用、评价和发展等方面,因此知识管理理论被运用到教育教学论的研究中。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从事某项职业的职业行动能力,按照“冰山理论”,约80%的行动能力归属于隐性知识,其中一大部分又归属于经验性知识。因此,在研究职业教育教学论时不能不考虑是否对经验性知识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2]